在师范大学唐文明研究院揭牌仪式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专家、周校长、各位同仁,下午好!本来李院长邀请参加咱们的学科建设,后来与唐文明研究院揭牌合在一起了。其实成立唐文明研究院是特别好的,首先表示祝贺!我下面谈三点:第一点,要谈感情。我是咱们学校七七级,是“文革”后第一届,所以对母校历史系是充满了感情的。在座的杜建录教授,现在属于著名西夏学专家了,是七九级的。我们都是从这毕业的,所以我们对这里还是非常有感情的。刚才唐文明研究院拜院长提到一些老师,我就想起我们当年上学的时候,史念海先生、黄永年先生、牛致功先生、赵文润先生,这些跟唐史有关的先生,都给我们上过课。还包括世界史的,像胡锡年先生,也是很著名的一位史学家、理论家。还有像刘念先先生、郑庆云先生,都给我们带过课。所以说在这母校历史系学习的四年,让我终身受益,也可以说我以后能够继续从事历史专业的教学科研,母校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第一点我谈感情,对母校充满感情。其实多年来我在西北大学工作,两校也很近,两个历史系长期密切合作。特别是在萧正洪、贾二强两任院长期间,我是当时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后来的历史学院院长,我们的交往很多。我也曾经在咱们这里招过生,带过几届博士,还带过一届硕士,所以说交往很多。在学科建设,还有一些评审、评估,我们两校之间也有很多很好的合作,所以第一点我要谈谈感情。这相当于一个缘起,为什么让我在这里说几句,我想可能主要考虑的是我跟这里有一个特殊的关系,是这里毕业的学生,同时现在又是兄弟院校,是吧?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想谈这个院名。刚才李秉忠院长、拜根兴院长在讲话中都谈到了X师范大学历史学科的辉煌历程,所以我刚才想到了我们著名的前辈学者,都是非常令人敬仰的。像黄永年先生,我记得我大学毕业的时候,黄先生当时指导的两篇论文,其中一篇就是我的,所以我对黄先生的课和指导印象特别深。我也特别倾慕X师范大学历史学科的深厚积淀和长期影响力,特别是中国史学科中的唐史。刚才也都谈到了,在八十年代就成立了唐史研究所。我们知道那个年代里,大学里成立独立研究所的不多。据我所知,好像也是国家古委会长期资助的,在当年经费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那是对你充分的肯定与支持。可以说长期以来,在隋唐史研究领域,在全国始终处于一个领先地位。中国唐史学会成立大会也在咱们这里。母校有很多著名学者,包括现在年龄稍长的杜文玉教授,还有很多青年才俊,现在都做得非常不错,在各方面都影响很大。可以说在全国,乃至于海内外,母校的唐史在中国史里边是突出的领域之一。刚才说到有一个很好的刊物《唐史论丛》是C刊,我们知道C刊在大学人文社科学科里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大家这几年承担了重大项目,还有重点项目,这些都非常突出。还有一大批的成果,在海内外都有很大影响。咱们X又是周秦汉唐故地,所以我特别倾慕咱们母校的历史学科,特别是其中的唐史,我觉得是非常强的。第三点,谈谈祝愿。刚才,我听拜根兴教授说到你们也申报过X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今天来的时候,我在车上想着,我说我来,我代表谁?以前还在历史学院院长任上时候,我可以代表西北大学历史学院。现在已经卸任了,我只能代表两个身份:一个是作为兄弟院校的教师代表,另外就是我们有一个机构叫宋辽金史研究院。我们是2020年成立的,成立以后几个月赶上评审,2021年年初申报就获批了X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我们叫宋辽金史研究院,咱们这叫唐文明研究院,我想唐宋之间的关联性非常密切。也许做唐史的人有时顾不上看后边,起码我们做宋辽金的人要往前看,要回望一下,作为研究领域今生的一个前世。所以我祝愿,咱们这个机构成立了,不仅仅是拿一个平台的问题。我想有了学校的大力支持,校、院两级的大力支持,你们就有很好的平台,把它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获得这样一个重点研究基地,应该说不是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咱们X师大隋唐史研究,应该在以往辉煌的基础上,必然会有更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