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在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致辞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2022年4月18日)尊敬的周小川会长、王希勤校长、廖岷副部长、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再次参加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2022年以来,尽管全球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但中国经济仍然显示出了良好韧性和巨大潜能。特别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不仅在抗击疫情中体现了独特价值,也为稳定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从长周期视角看,数字经济正在推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根本变革,也正在重构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我想从金融如何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角度,与大家分享几点看法。当前,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第三种经济形态。上世纪80年代,形成了以单机应为特征的信息化时代;90年代,开启了以互联网应用为特征的网络化时代,当前正在进入以数据挖掘和融合应用为特征的数字化时代。从世界范围看,主要经济体均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2020年发达国家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4.4亿美元,占全球总量74.7%。从国内看,我国数字经济也经历了由点到面、由局部探索到顶层规划的演进变迁。去年12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三方面新趋势:第一,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为39.2万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二,同比增长9.6%,位居世界第一。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1.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1.2%,第一、二、三产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为8.9%、21%、40.7%,分别比2016年上升2.7、4.2和11.1个百分点。2021年,我国拥有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数量占比已超过38%,位列全球首位,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近40万件,占全球比重接近四分之三。据预测,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60万亿元,未来发展前景仍然十分广阔。第二,数据要素资源创造“新动能”。数据已逐步成为与土地、劳动、资本、技术等并列的核心生产要素。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测算,我国拥有数据量的全球占比将由2018年的23.4%提升到2025年的27.8%,远高于美国的17.5%。今年,我国已启动“东数西算”工程,有利于实现东部地区算力需求和西部地区算力资源的有效对接,持续挖掘数据要素资源潜力。第三,数字经济全球合作呈现“新格局”。近年来,各国不断加强数字经济合作,数字经济已成为国际合作中的重要议题。我国已加入RCEP等数字贸易相关协定,主动适应高标准国际数字规则,并为数字贸易规则完善发出“中国声音”。积极推动“数字丝绸之路”“中国—东盟智慧城市合作”等多双边数字经贸合作协定,助力全球数字经济合作加速发展。全球数字贸易占服务贸易比重由2008年的46.2%上升至2020年的61.1%。但也要看到,我国数字经济仍存在产业数字化程度不足及字核心技术研发有待突破等问题。2020年制造业数字化渗透率仅为19.5%,不仅低于发达国家33%的平均水平,与制造强国德国(45.3%)差距更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这对金融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机遇。第一,数字经济要求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金融支持。数字经济具有规模大、发展快、联动效应强等特点,要求金融要把握这一内在规律,将更多资源配置到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沿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产业中。一是要推动产业数字化落地深耕。产业数字化是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推动资金和服务前移,促进产业链、资金链和价值链深度融合。二是要适应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我国居民消费生活场景已经高度数字化,金融要把握居民消费行为的新变化,满足客户随时、随地、随需的金融需求。三是要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数字政府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抓手,需要为数字交通、数字政务等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第二,数字经济要求金融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数字经济对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是系统的、深远的。一方面,数字产业化和产业化数字化相伴相生、相辅相成,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将是未来数字经济发展重中之重。另一方面,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