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在2025全镇“作风转变年”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时期,我们齐聚于此,召开XX镇“作风转变年”活动推进会。此次会议,是深入学习x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区各级纪委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旨在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全力推进“作风转变年”活动,为XX镇各项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提高站位,深刻领会作风建设重要意义(一)作风建设是政治建设的重要体现。政治站位是党员干部的首要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政治站位,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x总书记视察甘肃、兰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这不仅是理论学习的任务,更是政治实践的需要。只有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行动上才能不偏不倚。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作风建设则是政治建设的外在表现。良好的作风能够彰显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是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具体体现。我们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加强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二)作风建设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保障。干部作风直接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在强省会行动、市委1139工作部署以及区委“七个新城关”“四区”建设中,担当尽责、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优良作风是实现目标的关键。从经济发展到社会治理,从民生保障到生态建设,每一项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良好的工作作风。据相关统计,工作作风扎实的团队,工作效率比作风散漫的团队高出30%以上,工作质量也更有保障。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作风就是战斗力,就是生产力。只有全体干部以良好的作风投入工作,才能凝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三)作风建设是提升政府形象的必然要求。政府形象是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基础,而干部作风是政府形象的直接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干部与群众密切接触,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政府的形象。积极主动、热情服务的工作作风,能够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消极应付、推诿扯皮的作风,则会损害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近年来,随着政务公开和群众监督意识的增强,政府作风建设面临更高要求。我们必须以“作风转变年”活动为契机,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树立政府良好形象,增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满意度。二、找准问题,精准剖析作风建设存在短板(一)思想认识方面。一是理论学习深度不足。部分党员干部对理论学习重视不够,缺乏系统性和主动性。在学习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只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学习形式单一,往往局限于集中学习和文件传达,缺乏个人思考和交流研讨,导致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无法将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宗旨意识有所淡化。在工作中,一些干部没有真正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对群众的需求关注不够。对待群众来访,态度冷漠、敷衍了事,没有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缺乏对群众利益的充分考虑,导致一些政策措施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理解。这种宗旨意识的淡化,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三是创新意识不够强烈。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对新事物、新观念接受缓慢。在面对新问题和挑战时,缺乏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不能及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工作方法上,因循守旧,不愿意尝试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二)工作态度方面。一是责任心不强。部分干部对工作缺乏责任心,对待工作任务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主动解决,而是推诿扯皮,将责任推卸给他人。在一些重点工作和项目中,缺乏担当精神,不敢迎难而上,导致工作进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二是工作积极性不高。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错误观念,工作缺乏动力和热情。对工作任务挑三拣四,只愿意做轻松容易的工作,不愿意承担复杂艰巨的任务。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需要领导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