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开发区改革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汇报今年以来,**县以推进“开发区实力倍增计划”为抓手,坚持夯基、聚源、积能并重,加力开发区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园区能级水平,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创新发展机制,夯实产业承载之“基”。一是优化产业体系。立足**县产业布局,确立了“5+5”产业发展思路,以仿古家具、铜铸铜雕、古建园林、食品加工、装备制造5大传统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建材、医疗健康、现代农业、旅游康养5大新兴产业为主导,明确产业发展路径,提升园区能级水平。其中,长古城工业园以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食品加工为重点,加快建设盛琛绿色产业基地、中达铸造、浩飞食品等项目;白合工业园以发展绿色建材产业为重点,重点抓好金隅绿色建材产业基地建设;通天河产业园以发展医疗健康、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全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工程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样板工程。二是创新运营模式。推行“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营模式,注资10亿元组建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采取“政府授权建设+城投公司担保+经建公司融资+园区运营商招商”模式,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基地、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等项目建设,持续增强开发区竞争力、引领力。目前,河北新瓦德公司年产300万平方米珍珠岩复合保温外墙板项目暨中小企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预计10月底投产。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引进了河北盛琛年产6GW组件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三是完善政策体系。创新出台《工业标准厂房分割转让办法》,对占地面积50亩或建筑面积5万平米(含)以上、取得合法手续的工业标准厂房,采取按幢、按层、按跨等方式进行分割转让并办理相关手续,有效实现了开发区产业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印发《**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暂行办法》《关于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文件,为开发区招商引进金隅绿色建材产业基地、保府酒业、福桥钢构等项目提供政策指南。开发区工业用地价格控制在22万元/亩左右,实现周边最低,洼地效应凸显雏形。二、创优营商环境,集聚产业发展之“源”。一是推行“一线工作法”。推进管委会进园区,在长古城工业园、白合工业园、通天河产业园分别设立“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在长古城工业园设立“一线服务指挥部”,全力当好服务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今年疫情期间,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和一线指挥部工作人员全员上岗,协调解决企业各类事项50余件次,特别是连夜制作企业运输车辆所需通行证800余份,接送企业车辆1000余辆次,实现“企业管家”复工复产全程跟踪服务。二是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在开发区增设“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承接赋权行政审批事项12项,实现区内事项区内办结。全面推行投资项目审批手续领办代办制,实行“资料网上交、代理全流程、服务全过程”的“少见面、不见面、不打烊”一站式服务,全天候为企业提供线上一对一实时解答、手续办理等服务。今年以来,领代办服务企业70家,线上为企业解决各类难题90余件,网上办理审批事项63项。三是提升服务质效。用足用好“县委书记县长服务企业直通车”“中小企业早餐会”“重点项目旬调度”等制度,发挥中小企业联合会和规上企业微信群作用强化“办不成事”窗口监督职能,持续打造便利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组织召开重点项目专题调度会10次,有力推动了保府酒业、金隅绿色建材产业基地、河北盛琛4GW光伏组件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英利绿色产业园项目从拿地到开工建设仅用28分钟,真正实现了“拿地即开工”。三、深化招商引资,积蓄产业活力之“能”。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建立“大招商”工作机制,加速高端高新产业集聚,把开发区打造成为项目落地实施的主阵地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一是建立常态对接机制。深化京津冀协同招商,定期与北京市朝阳区、保定市高新区等地区对接联系,及时跟进走访招商,力争实现协同发展、合作共赢。今年上半年,全县“走出去”开展招商对接活动37次,共对接招商项目76个、总投资115.02亿元,其中签约落地项目18个、总投资59.68亿元。7月7日,县委书记邓艳学带队赴北京牡丹集团、乐成集团、金隅集团、双中科技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