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振兴的XX大心得体会党的XX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XX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对XX而言,就是要学习好、把握好、落实好党的XX大精神,以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为契机,充分发挥XX资源禀赋优势,按照“24571”工作思路,把XX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区。一、擦亮两个品牌党的XX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外出考察来到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XX“半城镇化”现象突出,镇化率仅为38.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26.7个百分点,现阶段的工作重心依然在农村。抓好乡村振兴工作,责任重大、任务繁重意义深远,既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现实需要,也是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成功创建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真正把XX建设成为全域旅游的全国样板、乡村旅游的全国标杆。围绕这两个品牌,坚定四个导向、抓实五种振兴、实施七种融合模式、奋进一个共同目标,真正实现全域振兴。二、坚定四个导向坚持目标导向。总体目标是统一思想,紧盯两个品牌在每一个时间节点上制定具体的年度、季度、月度目标任务。抓实11个3年行动计划,把3年行动计划的任务分解到季、分解到月,要真正实现月月有变化、年年上台阶。坚持问题导向。抓住重点问题、一般问题、当前问题长远问题,对本辖区本行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干部队伍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坚定决心和信心,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分阶段、分层次一一解决这些问题。坚持标准导向。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标准结合行业规范和上级要求,积极总结人才培养、组织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工作经验,形成推动工作的目标和标准。坚持结果导向。坚持“典型引路法”,示范先行,在推进工作中积极总结典型经验做法,坚持分类指导,抓点、连线、扩面、成群,及时总结提炼成果,不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工作经验。三、抓实五种振兴产业振兴。产业兴,则经济兴、农村兴。立足每个乡镇(街道)打造2~3个主导产业,从粮果畜菜、林下种植、肉牛养殖、乡村旅游等带动群众增收显著的产业抓起,结合“一村一品”的思路,找准乡村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稳步推进党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好利益联结机制,处理好市场与生产的关系,处理好闲置资源与资产资金的关系,2023年实现村党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覆盖率达70%以上,到2024年实现村党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全覆盖。组织振兴。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牢牢把握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主任务,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乡镇行政执行、为民服务、议事协商、应急管理、平安建设能力。健全“乡(镇)党委—村级党组织—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乡村党组织体系,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和群团组织建设,培育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和群众活动团体,延伸党组织在基层的“工作手臂”。人才振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建立健全人才“引育用”机制,强化乡村振兴智力支撑,持续抓实“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逐乡逐村建立人才清单,加大农村优秀人才回引力度,着力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力量。建立选派干部驻村帮扶长效机制,重点向集体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等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深化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大力培育专业大户、致富能手、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生态振兴。让良好生态成为XX乡村振兴的支撑点,紧紧围绕绿美乡村建设要求,在入村巷道、乡村院墙、空闲土地上打造林荫小巷,发展庭院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