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半年工作总结分析会议上讲话向外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向内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全市半年工作总结分析会发出了大干快上、决胜全年的动员令,**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抓住**支持**崛起的良好机遇,全力实施振兴县域经济五年行动计划,以振兴崛起、赶超发展的实际行动,努力为**实现“率先走在前”目标贡献更多力量。一、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制造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对于“制造业”着墨颇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跟去年“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定位相比方向更加明晰:一方面,将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一方面,将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这对于推动质量强市建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也具有重大意义。“双循环”背景下,打造制造业强省(市)已经成为各地发展的新趋势。在各地关于制造业发展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升制造业占比,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成为重要方向,亦决定着区域竞争格局。从“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到“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制造业实力的比拼已经逐渐从体量转向质量。接下来,更能代表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或将成为新的关注点。二、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自2016年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以来,“强化市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提法愈加频繁见诸政策文件中。进一步明确,将“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同时,“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基础研究十年规划”曾在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强调。不久前举行的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中进一步明确,该项规划将于年内开始实施,攻关关键核心技术,由于过去的评价导向强调论文发表,很多市家重点实验室和科研机构没有形成市家战略使命导向,没有形成协同攻关的组织模式和能力,无法有效满足市家战略需求。全面落实基础研究十年规划,“要统筹布局市家科技计划基础研究体系,聚焦市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瓶颈,强化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三、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根据去年“七人普”数据,我市超大城市数量达到7座,特大城市也达到14座。解决超、特大城市治理难题愈加紧迫,以人为本的城市也更需要均等、普惠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既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相关精神的延续,同时也是对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我市公共服务制度通常与户籍制度挂钩。“七人普”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89%,而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5.4%,两者间有超过18个百分点的差距。这背后对应着2亿多常住居民无法与户籍居民享有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权利。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对于无户籍的常住人口,不少处于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劳力在城市、家属在农村,收入在城市、积累在农村的状态,存在过客心态和边缘化心理。而要让这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首先需要把基本的公共服务覆盖到常住人口,实现人的城镇化。此外,中市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原主任李铁曾分析指出,推进公共资源由按照城市行政等级配置向按照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转变,将助于弱化城市等级化管理,不仅有利于人口相对集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和特大镇提高人口承载能力,也有利于行政等级较低、但要素聚集程度高、市场活力充沛,并有极大发展潜力的城镇,更多聚集新增要素、成为经济的增长点。四、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今年将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方面,将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强市政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开展老旧建筑和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则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而在此前报告中,无障碍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