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新征程使命艰巨,新目标催人奋进,2022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三苏祖籍、味道栾城”品牌建设,文化活动、体育健身、旅游发展、文物保护、市场监管等各项工作成绩显著,现总结如下: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事关党的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局不断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努力提高本领,消除“本领恐慌”和“知识短板”,局理论中心组发挥带头作用,制定学习计划,局系统进行集中学习讨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习近平谈治国理证》第四卷等内容,其他时间自学,并撰写心得体会,通过集体和自发学习,思想交流工作上有了更大的提升,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钻研,开拓创新,丰富文体旅创业根基,结合自身实际狠抓落实,时刻严于律己,紧紧围绕党中央,积极响应时代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成现代强区、美丽栾城目标添砖加瓦。二、全年工作总结(一)文体惠民工程深入人心,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一是开展新华书店实施升级改造工程,聘请中国美术学院专家团队进行规划设计,力争打造高端化全国首家唐诗宋词主题书店。二是加快补齐运动场地设施短板建设,充分利用拆违、空地,完成了2公里健身步道1条和15个球类场地建设,为群众提供便捷的运动场地。三是向社区、乡镇、村发放50套体育健身器材,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健身需求。(二)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丰富居民生活内涵。一是文化线上活动。开展2022年栾城区迎新春文艺展演暨2022年助力冬奥之“美丽栾城”,“书画”有你,六一“童”行、“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等主题活动50场;二是新购置图书1000余册,订阅期刊50余种,采购数字化资源,丰富线上线下阅读馆藏,2022年底,到馆读者流通人次17000余人,不断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实现图书资源免费搜索、上万册电子书免费借阅。三是线下文化活动深入人心。开展“活力新年2022绽放梦想”“文化帮扶振兴乡村”等20场文化活动,深入社区、乡村、中小学校开展文化下乡、戏曲进校园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共计40余场次,将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送到了群众家门口。在全区7个乡镇173个行政村共放映电影2076场次,影片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深受农村观众的欢迎。(三)全民健身不断创新,冰雪盛宴一枝独秀。一是发放消费券刺激经济复苏,开展“迎冬奥”冰雪运动发放消费券2000张,二是健身活动丰富多彩。举办了“喜迎冬奥.冰雪过大年”--“手拉手”亲子趣味冰雪运动会、全城热练—“廊坊银行杯”系列比赛、5.15(我要舞)广场舞健身展演、冰雪运动“六进”活动等40场活动。三是注重培训提升水平。开展栾城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广场舞、桌上冰壶球、健身步态培训。四是成绩斐然,赢得全国、省、市10余项奖项,期中2022年河北省老年人健身球操线上竞赛交流活动--自编套路《中国的歌最美》获“第一名”、2022年石家庄市拉花健身秧歌交流展示大会“一等奖”、2022年石家庄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乙组高中组团体总分“第四名”、2022年石家庄市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子乙组“第二名”。五是栾城区“雄风杯”篮球赛列入全省“5个100”最美系列展示活动的100个“最美人气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名单。(四)文旅高度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呈现新业态。一是打造全国知名优势文化品牌,苏东坡祖籍纪念馆内部建设完毕。全面整理挖掘栾书、苏味道、柴武、李冶等历史名人历史贡献,增强栾城文化竞争。二是举办了2022年草莓、樱桃采摘节,20余家媒体对旅游进行宣传报道,截至目前,旅游接待人数超过5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4亿元。三是以乡村旅游丰富旅游业态。围绕太行大街至惠源路打造了两条旅游精品线路。四是以文创开发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