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县第四季度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观摩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县第四季度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观摩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构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决策部署,总结交流前一阶段工作经验,分析当前形势和存在问题,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确保我县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取得实效,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刚才,我们实地观摩了*乡、*镇等x个点的“三资”清理工作,听取了相关经验介绍,相信大家都有所收获和启发。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全县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讲几点意见。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推进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今年以来,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积极稳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组织领导逐步加强。成立了由县领导挂帅,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多部门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相应组建了工作专班,明确了职责分工,为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清理工作有序开展。按照全面清查、依法处置、规范管理的原则,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清查核实,基本摸清了底数,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台账资料。三是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围绕“三资”管理,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财务公开制度、资产资源处置招投标制度等,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四是信访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在清理过程中,注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大批涉及“三资”的信访矛盾得到妥善处理,农村社会稳定形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乡镇行动迅速、措施得力,清理工作成效显著;而个别乡镇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推进缓慢,存在畏难情绪和等靠思想。二是清理不够彻底。一些地方还存在资产资源漏登、错登现象,合同不规范、不完整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部分债权债务关系尚未理清。三是管理不够规范。虽然建立了一些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情况,如财务公开不及时、不全面,资产资源处置程序不严格等。四是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干部对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部分群众对政策了解不够,参与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县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的共同财富,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对于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正值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必须充分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下一步及2025年全县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面清查、规范管理、依法处置,实现农村集体“三资”底数清、产权明、管理规范、运营高效,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围绕这一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进一步加大清查力度,确保“三资”底数精准无误。一是开展“回头看”。各乡镇要组织专门力量,对前期清查情况进行全面复查,重点检查资产资源是否存在漏登、错登现象,合同是否规范完整,债权债务是否清晰准确。对复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和补充,确保清查数据真实可靠。二是拓展清查范围。不仅要对农村集体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资源性资产进行清查,还要对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进行全面清查登记;不仅要清查村级“三资”,还要对村民小组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