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党委机关党建特色做法汇报材料今年来,市**局围绕新时代高质量机关党建目标要求,以支部党员为主体,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主线,以“把服务对象当家人、把群众需求当家事、把**工作当家业”为内涵,以“受理零推诿、服务零耽搁、质量零差错、群众零投诉”为标准,创新打造了“‘三家’工作法,惠民‘零时差’”服务品牌,有力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实现党建品牌“一根针”,穿起业务工作“千条线”。一、实施背景**部门承担着党委政府最基础的民生保障、最基本的社会服务和最基层的社会治理职能,服务对象以“老弱病幼困”为主,都是最可怜的人和最需要关爱的人。**机关党员的能力素质“高不高”,服务水平“怎么样”,群众的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由此,**党建工作也最不能放松,最需要加强。返观实际,由于受工作机制、业务考核、机关文化等因素影响,**机关党建工作面临着“抓不实”、“两张皮”、“弱虚散”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支部抓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认识上很重要,行动上办不到”,找不准关键点,不会抓、不能抓;有的支部只顾守好党建“责任田”,对业务工作不想抓、不愿抓;有的支部开展活动“闭门敲锣打鼓,开门偃旗息鼓”,不跟踪、没下文;有的支部对服务能力不佳的党员不敢管、不善管,认为那是业务处室的责任;有的少数党员认为“党建归党建,业务归业务”,存在“一条腿走路”的现象,等等。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责任不清、路径不明、标准不严、问效不力,缺乏有效的融合载体和工作机制。基于解决上述问题,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两融合、两深入”,更好服务中心大局,通过支部落实“‘三家’工作法”党建品牌创建,实现融合有抓手、有标准、有认定、有考评,有效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二、主要做法局党委牵头领导实施,班子成员按照“抓业务必抓党建、管行业必管党建”一岗双责予以推进,全局发挥党支部作为党组织的主力军和党员作为党支部的主力军“两个主力军”作用,以党建品牌创建破解五大问题,推动机关党建“一根针”穿起业务工作“千条线”。一是抓实“三套方案”,破解融合“到底怎么干”的问题。通过征集党员意见、支部学习讨论、局党委研究决策,明确了“三家”和“零时差”的内涵,每一点都对应党员、对应本职业务。聚焦融合路径,量身打造了《品牌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品牌服务监督体系工作方案》《品牌服务制度和管理方案》“三套方案”,分理念融合(解放思想干)、规划融合(同研究同部署)、目标融合(问题导向抓)、项目融合(多办实事)“四步走”,明确了实施、服务、监管、评定“四项规则”,实行“班子包支部、支部+处室”创建法,并印制了**份以阐释和方案为主要内容的彩色折页,全系统人手一册,统一思想、统一路径,确保党委有抓手、支部好操作、党员能践行。二是搭建“五大平台”,破解融合“应该干什么”的问题。机关党建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最根本的是要落到为民办实事上。“三家”工作法在变服务对象为“家人”,拉近干群距离、平等干群地位的同时,为机关党员搭建起“社会救助”平台、“养老服务”平台、“社区治理”平台、“社会组织”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大民生平台。严格明确了“一支部一实事”,由于每个支部至少涉及*个平台,使得支部中的党员人人与平台挂钩、与民生实事关联,推动“党员学业务、支部抓业务”和“业务处室抓党建、业务人员抓党建”双向深入互动,同心同向促融合。三是明确“六项制度”,破解融合“交给谁来干”的问题。为确保融合的实操性,局党委对惠民“零时差”提出了时、度、效的要求,并以党委名义出台文件,建立起首问负责制、全程协办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效能投诉制、追究问责制*项制度,每一项制度都细化了流程、标准和约束措施,明确规定了“党委班子带头、党支部跟进、党员全员参与”的制度落实模式。在效能投诉制度中,向社会公布了驻局纪检监察组的电话,接受社会投诉,形成了强有力的提党性、优服务推进机制,*个党支部全部签定了《服务创建承诺书》,打出了具有实操性的促进机关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