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情况汇报(2023年8月17日)非常感谢市生态环境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关注和倾情关怀!近年来,贵局多次莅临**进行指导调研,特别是今天显镔书记、国东局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听取汇报,充分体现了对**的特别关心、特殊关爱,我们深受感动、备受鼓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因“四时多云、山水之阳”而得名,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有“万里长江·天生**”的美誉。一是大山区。**人口多,面积大,户籍人口133万,全市第六;面积3636平方公里,全市第六,辖42个乡镇(街道),平均海拔740米左右,呈现“八山一水一分田”地理格局。二是大库区。三峡移民时期,重庆动迁人口103万人,实物淹没指标约占85%,其中**动迁人口17万,实物淹没指标占库区1/8。在重庆范围内,**是唯一一座从下游30km搬迁至上游30km处全新重建的县城。三是大城区。当前,**正从大移民、大扶贫迈向大发展阶段,过去10年经济总量连跨4个百亿级台阶,经济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特别是郑渝高铁开通,**迈入高铁时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节点作用更加凸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推动万开云同城化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县城建成区超过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45万人,“双50”城市基本形成,先后摘得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县、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殊荣。党的十八大以来,**县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贵局的悉心指导下,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奋力书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4.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5%、全市第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全市第7;社零总额增长8.1%、全市第6。一、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我们全面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不断凝聚起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的强大合力。一是压实生态保护责任。坚决落实生态环保工作责任制,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纳入县委巡察和审计,乡镇(街道)环境质量考核权重提高到9—10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五年来,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领导小组会议等150余次,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违纪违规问题的追责问责72人次,生态环保责任层层压实,齐抓共管的“大环保”工作格局加快构建。二是健全生态环保制度。纵深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改革,与万州、开州、奉节等周边区县建立跨区域、跨流域联防联控机制,落实长江流域常态化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与渝北区签订生态补偿提协议,渝北区购买我县5万亩森林面积指标,交易金额1.25亿元。在全市率先建设“双碳”常态化监测平台,推动碳排放交易试点,开发上线**“碳惠林”应用场景。三是厚植绿色人文内涵。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将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建设,县城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4平方米,龙脊岭生态文化长廊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功创建中国生态宜居典范县。坚持“微整形、化淡妆、做自己”,实施通道环境综合整治417公里,“以线带面”推动乡村颜值大提升,建成市级生态乡镇25个、市级生态村68个、市级美丽宜居乡村6个、美丽庭院450个。实施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河小青”“洁小青”“巾帼护河员”等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绿水青山的理念根植人心。二、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决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坚持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突出“建治管改”,不断厚植“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生态优势,成功创建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一是严格生态空间管控。科学布局生态空间,划定生态红线106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超85.7万亩,城镇开发边界45.3平方公里,先后建立2个自然保护区和3个市级森林公园,受保护地区占全县幅员面积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