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2022年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为加快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了行动纲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今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对外发布《关于印发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的通知》,7家地方国企成为新一批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200家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入围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4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推进会,决定将中国电科、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华能中国一汽、中国远洋海运、中粮集团、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中国建材等10家央企和上海汽车、安徽海螺、深圳投控、潍柴控股、京东方、万华化学、宁波舟山港等7家地方国企纳入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范围。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的逻辑框架世界一流企业是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在效率指标、效益指标、产品服务品质等方面的领先企业,在践行新发展理念、履行社会责任、拥有全球知名品牌形象等方面的典范企业。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国企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国企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仍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备、体系不健全、机制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带头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紧紧围绕增强科技创新力、产业控制力和安全支撑力的目标,国企应重点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公司治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品牌引领能力等5种能力上狠下功夫,实现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国企要通过对标世界一流企业,聚焦企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尽快补齐短板和增强弱项,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实现创新要素集聚。加快构建以企业为核心、推动市场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并深度融合产学研用的技术创新体系,有效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形成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的主体作用。持续完善科技创新容错机制、创新绩效评估机制、科研人才激励机制,鼓励薪酬分配向科研骨干人员倾斜,提高研发投入产出效率,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不断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的激情和动力。二是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将提升质量效益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推动全员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率等达到全球同行业领先水平不断提高资产回报水平。促进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质量效益显著提升,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科技创新力、产业引领力、品牌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加快布局价值创造的新领域、新赛道,一手抓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一手抓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好推进新型工业化。突出服务大局,积极对接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巩固国企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重要行业领域的控制地位,提升对公共服务体系的保障能力,高质量参建“一带一路”,进一步强化战略支撑作用。三是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实现高效驱动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机制,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原则,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在战略决策、组织管控、精益运营、价值创造、科技创新、风险防控、人力资源、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找差距、补短板,持续推动各个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