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2年工作回顾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合肥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奋力在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中打头阵、挑重担、当主力、作贡献,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本届政府工作良好开局。一年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6%左右,经济总量再跨千亿台阶、突破1.2万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4%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实现负转正,进出口总额增长8%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左右,多项指标增速居全国万亿城市前列。市属国有资产首次突破万亿、利税增长20%。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50万户、新增近30万户。单位GDP能耗效益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培育发展战新产业、商事制度改革等5项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居省会城市第三。一年来,“五大名城”建设系统集成、协同推进、精彩纷呈。——科创名城建设赢得新优势。国家实验室入轨运行,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入列首批国家试点。深空探测实验室揭牌运行,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在建和获批数量均居全国前列。稳态强磁场刷新世界纪录,入选年度十大科技新闻。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全国首批首挂,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运营。链接全球高端创新要素的科大硅谷实体运行,全新模式培养“五懂型”人才的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挂牌成立。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首破万件,技术合同交易额首超千亿。合肥跃居2022全球“科技集群”第五十五位、较上年提升18位,全球“科研城市”第十六位、前进4位。——产业名城建设实现新突破。“芯屏汽合”“急终生智”集聚发展,入选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排名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十一位。战新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84%,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工业投资增速、新增规上企业数创十年新高。产业主体蓬勃成长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34家、总量实现两年翻番;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78家、总量实现一年翻番;新增百亿工业企业有望达到8户、创历年之最;新增上市(过会)企业14家、科创板6家,总量分别居全国第十三位、第六位。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落地建设,数字经济居全国第十二位、前进2位。——生态名城建设取得新进展。环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荣膺“国际湿地城市”。巢湖富营养指数降幅超过近五年之和,连续两年消除蓝藻异味,“山水工程”绩效考评全国第一。PM2.5平均浓度为近十年来最低,空气质量优良率创十年来新高。入选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获批建设国家“无废城市”。城市体检“合肥经验”、片区更新“合肥做法”全国推广。——活力之城建设呈现新气象。获批建设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全国首个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组建政府母基金,科创、产业基金总规模超3000亿元,创历史新高。“网上政务服务”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列,“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首次进入全国十强。公铁海多式联运入选国家示范工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践案例全国推广。全国“双创”活动周合肥主会场精彩纷呈,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汇聚众智,世界制造业大会、集成电路大会蜚声中外,世界声博会让全球聆听合肥声音。——幸福之城建设迈出新步伐。城市大建设投资首超千亿,42公里二环高架全线贯通,城市生命线“合肥模式”全国推广。六成行政村成为经济强村、占比提高14个百分点,112个脱贫村村均经营性收入过百万。普通高中“双新”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典型。创伤、儿童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开诊,心血管、中医两个国家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