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上的发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两山论”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也是我们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遵循。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XXXX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这也是总书记第XXX年在XXX代表团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出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一以贯之的理念和情怀。现结合实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一、深刻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一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经过长时间实践检验形成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一以贯之,从工作早期,到河北、福建、浙江、上海等地,一直到中央,从未停止实践和理论探索的脚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特别是2018年5月,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体系”,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丰富和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追本溯源,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基础上进一步地展开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中国古代优秀生态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涵和外延,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取得的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重大理论成果。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化转向、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综合性学说体系,是生态价值观、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总集成,蕴藏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二、深入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一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归纳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不断丰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制度创新的不断拓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不断深化,其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即: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中国,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其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道理,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坚定不移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辩证阐释了发展与保护等多种关系的和谐统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阐释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锚定了价值坐标,为破解发展与保护难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新路径;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绿色根基提供了方向引领,指引我们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深刻阐释了国内与国际的关系,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厚植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指引我们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决维护多边主义,建设性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不断提升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地位和作用。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和拓展了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内涵。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国情,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追求,也是新时代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