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这十年·德州”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辞田卫东: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山东这十年·德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生动实践。首先,我代表德州市委、市政府,向新闻界的朋友、向关心支持德州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诚挚感谢。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德州和全国全省一样,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前进、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十年。十年来,德州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办成了一件件顺应群众期盼的大事实事,迈上了一个个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市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十年,是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的十年。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了经济总量、人均增量、发展质量“三量齐升”。202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89亿元,年均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4亿元,是2012年的近2倍;市场主体达到53.2万家,是2012年的2.9倍。成功创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市、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国家市域旅游示范区。今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只进不退”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进中提质。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8%;1—8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6%、增幅居全省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2.9%、居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这十年,全力融入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南北借力京沪高铁大动脉,东西融入沿黄达海大通道,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宜业、宜居、宜游、宜学、宜购、宜养”的社会环境,建设年轻人喜欢的城市,让年轻人喜欢,让老年人方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聚焦“一区四基地”功能定位,加快推进产业融入、市场融入、平台融入、政策融入。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院引校、招医引药“四招四引”。累计引进京津冀过亿元项目591个,1853家企业与600多家大院大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协同打造黄河流域科创大走廊、沿黄现代产业示范带,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30个,完成投资660多亿元。牵头搭建全国首个“黄河流域政务服务通办圈”,与6个省(自治区)20个城市172个县实现政务服务跨域通办。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举全市之力建设省级天衢新区。加快建设总部基地、职业教育聚集区、金融创新区、大学创新等重要功能板块,♘实施消费扩容提质工程,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德州味”“德州宴”“德州游”“德州造”“德州赛”“德州展”等地方品牌,加快建设会展名城、特色体育名城、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让人流物流在融入双循环中更多地汇聚在德州。这十年,新旧动能加速转换。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重要指示要求,新旧动能转换相继实现“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滚动实施了“千项技改、千企提升”行动,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例达60%以上,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近40%,这个比例居全省首位,能耗“双控”工作连年获得省通报表扬。围绕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十大创新”的部署,每一个创新领域,完善一套政策体系,形成一套推进机制,建立一套考核评价办法,市级以上科创平台由203家增加到1201家,成功创建体育用品、马铃薯、功能糖、太阳能热利用4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德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国家验收,德州纳入全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等七大主导产业,精选集成电路等11个关键产业链实施“链长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由2012年的23.9%提升到45.4%,“四新”经济年均提升3个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