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涟源市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4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令人感慨、令人难忘。在外部压力增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大背景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和“一区三基地”战略定位,以“八大行动”为总揽,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幸福活力新涟源建设取得新成效。一年来,我们以奋起之姿稳经济,迈出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坚实步伐。面对宏观形势复杂多变、传统产业持续下行等多重影响,我们迎难而上、勇毅前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3亿元,增长5.2%、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4亿元,增长1.7%、高于娄底6.4个百分点,10项主要经济指标有6项排名娄底前三。一年来,我们以奋勇之为谋发展,积蓄了“创新引领、转型赶超”的地域优势。面对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时代潮流,我们审时度势、锐意进取,娄底高新区加入长株潭园区发展联盟,路基施工机械产业纳入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湄江景区纳入5A级旅游景区创建储备名录,我市纳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录、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一区三基地”建设实现新突破,产业培塑、改革攻坚、激发需求等3项工作获省政府通报表扬。一年来,我们以奋发之志办实事,交出了“更具成色、更有温度”的民生答卷。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牵肠挂肚的急难愁盼事项,我们用心用情、苦干实干,拿出78%的支出用于民生领域,农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老年食堂建设、公共充电桩建设、智慧停车系统建设、城乡公交线路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小街小巷改造……一件件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稳稳托起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回顾过去一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聚焦动能、载能、潜能厚底蕴,发展支撑不断夯实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紧盯产业、园区、项目三大关键,因地制宜强筋骨、拓空间、增韧性。全力壮大产业“主引擎”。深入实施产业培塑行动,年内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3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7%。重工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启力机械智能化扩产、一六九一体钉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路基施工机械产业链集聚企业53家;钛材产业园配套能源保供项目有序推进,华涟智能电泳项目填补湘中地区电泳领域“空白”,新型电力系统集聚企业20余家,康麓生物成为全球NH党C甜味剂最大供应商,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加工及生物医药产业不断壮大;新增资质以内建筑企业5家,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2.7%,高于娄底4个百分点,“建筑之乡”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力锻造园区“主阵地”。娄底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启动、4个托管社区顺利移交,调区扩区方案正式获批,年内引进产业项目13个,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09亿元、增长18%,完成税收7.78亿元,亩均税收达12.15万元。斗笠山能源化工材料产业园一期征拆全面完成,熊家村安置点、工业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等配套设施建设顺利推进,新设工作已进入省政府批复环节。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成功获批,获得中央奖补资金1亿元,总投资达18亿元、涉及6个乡镇的创建工作全面铺开。全力催生项目“主动力”。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储备超长期国债项目79个、中央预算内项目107个,实现争资争项18.8亿元;全链条“优服务、解难题、促进度”,开(复)工项目90个、竣工36个,4个省重点项目、27个娄底市重点项目、141个市本级重点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达139.27亿元、增长4.4%,项目带动投资、投资激发需求的作用凸显。(二)聚焦效力、智力、活力育新态,发展质效持续攀高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扎实推进改革攻坚、创新提升和主体强身行动,经济开放度稳步提升,动能转换稳步加快。改革效力加速释放。扎实推进政务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涉企服务由“多头分散”转向“一站集成”,“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得到省委办公厅专刊推介。有序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农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