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稿:选调生要从生力军成长为顶梁柱非常荣幸,来和处级选调生学员做一个交流。我看到,这个班50个人,一半以上都是“985”高校毕业的,一半以上都是博士,一半以上都有十多年工作经历,所有的同志都是处级以上。既是选调生,受过良好的教育,有非常好的理论基础。同时又是处级中层干部,有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理论方面、政治方面其他老师都讲了,所以今天,我就从选调生,或者说年轻干部如何更好地成长,从我个人的体会和我这么多年来工作当中经历观察到的年轻同志的成长过程,从自治区厅局工作的感觉和到地方工作的感觉,厅领导希望自己厅内的处长是什么样,市领导希望自己的县区书记、县区长或局长是什么样,就从这个角度跟大家作一个交流。也不一定对,但是我们聊一聊。我讲的题目是《选调生要从生力军成长为顶梁柱》。我琢磨归纳了一下青年选调生容易进入的十个误区,或者说容易犯的十个毛病。这个也不一定对也不一定全,但是我们就交流一下。再谈谈,选调生和青年干部要打好人生事业的根基。一、选调生容易出现的十个误区一是停止学习。认为自己实际经验不足,下到基层一线东奔西忙,从此就忽略了理论学习。可能在座的处级同志们身上不是很明显,但是年轻的、刚来的,我就看到很多年轻人进机关干了两三年就觉得我要下到乡镇去,补自己的实际经验不足这门课。下基层对不对?肯定是对的。特别是对于选调生来讲,确实是你基层经验不足,不了解基层情况,很难说把那些实际性的工作做好。关键问题在哪里?就是你到基层以后,怎么想?怎么做?这个是关键。你以为到基层学到的那些实际经验,抽烟喝酒征地拆迁这些东西,你觉得这就行了,那是不够的。你下到地方去,必须带着选调生,博士、硕士这强大的理论基础,再去跟实践结合。你光去学实践,忘了你是选调生,忘了你的理论这个专长,就成了狗熊掰苞米,捡一个扔一个。你本来是两条“腿”,一个是你的理论水平,第二是你的实际能力,你去强化实际能力,就抛弃理论的那条“腿”,最后只剩下一条“腿”,照样也走不远。所以下地方以后,一定是要继续强化你的理论水平。现在我们好多选调生怀着一腔热诚,下去以后跟人家去拼征地拆迁、拼抽烟喝酒,这正是我们选调生的弱项,你下去了就简单化、表面化地照着乡镇干部学,好的没学来,都学一身毛病,回来等于一事无成。现在我们判断干部,比如说我们说哪个乡镇长、村长水平高?你用什么指标衡量的?那就是哪位村长、镇长、镇书记能抽烟、能喝酒、能征地拆迁、能对付那些村匪恶霸,别人摆不平的他去就能摆平,这个人水平最高!那你要说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商务厅哪个干部水平高,你用什么指标衡量?还说他能不能抽烟喝酒吹牛吓唬人?不是这个指标了。而是谁的眼界更宽,思想更深,理论更扎实,谁能写,谁能说,谁办事周全,谁协调能力强,这才是厅局里的好干部、能干部。到中央机关就更是这样了。你看中央机关出去的那些当部长的,哪个不是写出来的,都靠笔、靠理论出来的。越往上走,对理论水平要求就越高。越往下走,对实际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当然你既懂实际情况,又有理论水平,就可以担当更大的重任,自然是更好。所以,很多选调生的一个误区是什么呢?觉得到基层去,从那个地方干起来。但去了以后不学习、不看报、也不读书了,天天东奔西忙,最后这个人就毁了。一般来讲,本地乡土成长起来的基层干部没有受过那么高的教育,是从农村长大的,他只能这么走。但是,选调生还这么走,就肯定是有问题的。选调生到下面去当镇官、村官的时候,不是叫你去拆几户,征点地,或者去跑关系拉多少资金。我们下基层后一方面要学习实践经验,同时更重要的要像毛泽东当年似的,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时候,搞《寻乌调查》,之后搞了《井冈山土地法》,解决了中国革命最根本的动力问题。这就是知识分子到基层去是干什么去了,是不是?如果毛泽东当年去了就停留在打几家土匪、打几个土豪,打十家土豪有什么用?你分田地,累死能分多少田地?但是毛泽东下农村工作的价值就在于他去湖南调查、去江西调查,调查完以后,跳出了基层工作,上升到理论了。所以从选调生、博士生、硕士生来讲,最应该注意的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