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乡村振兴局长会议、自治区党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和自治区乡村振兴局长会议以及全盟乡村振兴局长会议精神,总结2021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今年相关工作,动员全旗上下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迅速紧张起来、立即行动起来,及时查缺补漏、全面补齐短板,只争朝夕、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努力完成好今年各项工作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刚才,发改委、农科局、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大家要认真研究领会。一会儿,王书记还要对相关工作进行详细安排部署,大家要结合工作实际,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坚定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信心决心2021年,全旗上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和盟委、行署各项决策部署,强化组织保障,加大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力度,有效推动政策衔接落实,高质量推进京蒙协作,产业发展平稳有序、嘎查村面貌持续改善、生态优势不断巩固、民生保障更加有力。2021年,农牧区群众可支配收入达15464元,增长10%。一是组织保障更加强化。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求,召开推进调度会议16次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调整了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组,细化完善20个专项工作推进组,严格落实处级领导包联苏木乡镇机制,将旗扶贫开发办公室重组为乡村振兴局,成立覆盖全旗7个苏木乡镇的乡村振兴工作站,向各行政嘎查村派出驻村第一书记176名,向重点嘎查村、示范嘎查村选派驻村工作队员222人,建立了上下贯通的工作机制。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和嘎查村干部进行乡村振兴相关培训2次,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二是防返贫监测力度不断加大。制定了《XX旗脱贫攻坚全面摸底排查工作方案》,严格按照“精准识别、精准退出”要求,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纳入。截至目前,全旗累计识别未消除风险监测户346户655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35户56人,边缘易致贫户79户128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32户471人。开展了多轮筛查和比对工作,建档立卡疑点数据全部修改完成,进一步提高系统数据质量。三是各项政策衔接有效落实。持续完善“3+3”产业带贫机制,进一步夯实农牧民增收基础。在“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得到充分保障的基础上,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抓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政策落实。完成区内外劳动力转移就业300余人、各类技能培训1002人。有序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全旗小学净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109.78%。积极落实健康帮扶政策,各段报销比例均提高5个百分点,实现农村牧区人口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优化调整现有兜底保障政策措施确保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养老保险缴费等政策总体稳定,累计将4429户7969名脱贫人口纳入农牧区低保范围。制定了《XX旗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范预案》,累计为2848户农牧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37亿元。投入430万元为全旗所有农牧民购买了防贫保险,对符合条件的26户46人赔付43万元,进一步降低了群众因病、因灾、因意外等情况出现规模性致贫返贫风险。四是京蒙协作深入开展。争取资金6086.8万元,实施京蒙协作项目31个。通过推介展销、网络平台直销等各类消费帮扶推荐活动带动农特产品销售额达1.83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476户建档立卡户增收。进一步深化结对帮扶关系,7个苏木乡镇17家医疗卫生机构、12所中小学幼儿园、48个嘎查村与昌平区镇街、医院、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实现结对全覆盖帮扶。昌平区先后选派挂职人员23名(其中党政干部3名、专业技术人才20名)进行挂职和跟岗;XX旗派出党政干部2名到昌平区挂职锻炼,分批选派基层医务人员50名、教师44名、党政干部200名赴昌平区跟岗学习或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