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网上理论传播创新与发展[摘要]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变成人们生产、传播、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创新网上理论传播,推动网上理论传播深入发展,让互联网真正成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主阵地、主渠道,让党的创新理论通过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关键词]网上理论传播;意识形态;创新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人们可以便捷地生产与传播信息,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交流、舆论生成与演变的主要平台。推动网上理论传播创新与发展,让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导向,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共识。一、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一)互联网已成为理论传播的新平台当前便捷的互联网,吸引更多受众参与其中,风起云涌的社会思潮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严重冲击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实践证明,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互动功能于一体的多媒体和数字化网络技术在网上理论传播中的应用,改变了单调的传播方式和手段,使严肃枯燥的理论变得活泼有趣,更通俗、更形象、更具感染力,使网民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理论,成为快速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的最佳模式,互联网已经成为理论传播的新平台。(二)信息技术发展为网上理论传播提供新空间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加速推陈出新,一项新技术新应用的使用影响巨大。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可穿戴设备、人机交互等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使理论传播不再受时空平台的限制,信息同步远距离传播、多媒体多向交互传播得以实现,未来将会出现一个包含传输、分析、管理和服务在内的,呈现出平台化、智慧化、互动化发展趋势的智能传播平台,为网上理论传播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三)发展理念革新为网上理论传播提供新思路网上理论传播的创新包含着发展理念的革新,如更加重视微传播意识、互联网思维和融合发展理念等。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更容易接受和传播以短、简、快为特点的信息,而生动形象的传播模式更容易激发受众的思想共鸣和情感认同。为适应受众对短小精悍、生动具象的阅读需求,微传播意识迅速兴起。因此,网上理论传播向轻阅读、沉浸式传播方式看齐。相较于传统媒体思维,互联网思维更重视平等传播、互动交流和开放协作。未来理论传播载体可能是一个兼具开放性和社会性特征的服务平台,受众可以按照话题、主题、专题,在平台上自主学习理论、参与互动。融合发展理念重视理论传播在“内容生产+渠道占有+产品形态”上的有机结合,要求整合和优化媒体要素,变革和创新生产方式、体制机制。二、创新网上理论传播(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创新网上理论传播提供了指导。创新网上理论传播,必须加强理论宣传效果,使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上融合在一起。坚定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举旗亮剑,激浊扬清。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话语权、管理权,维护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凝聚共识,与时俱进,创新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让党的理论能够通过网络让更多人了解到。(二)创新网上理论传播思维一是注重以小见大,实现雅俗共赏。理论宣讲常常从国家视角切入,往往致使理论作品曲高和寡。现代传播理论重视受众意识,要求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以小见大,用百姓听得懂、感兴趣的小故事,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清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出来,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出来,实现雅俗共赏、凝心聚力。二是重视澄清谬误,提升引导力。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受众的信息选择权大大增强,同时也被各种良莠不齐、真伪难辨的网络信息所困扰。网上理论传播要创新传播手段,增强引导力、影响力和凝聚力,以澄清谬误、明辨是非。三是坚持系统思维,实现融合发展。传统理论宣传重视生产、规范和刊发,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