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主任在2025年全县免疫规划工作推进会上的部署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免疫规划工作推进会,意义重大而深远。免疫规划工作,作为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基石,直接关系到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健康成长。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升免疫规划工作水平,不仅是保障民生的关键举措,更是我们卫生健康系统义不容辞的责任。回顾2024年,全县免疫规划集中攻坚活动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接下来,我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全县免疫规划工作,讲几点意见。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基础(一)健全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一是构建层级管理架构。各单位要建立起一套自上而下、层次分明的免疫规划管理体系。从单位主要负责人到具体负责免疫规划工作的科室,再到一线的接种工作人员,都要明确各自在免疫规划工作中的位置和职责。形成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的工作格局,确保每一项工作任务都能精准落实到具体责任人,避免出现推诿扯皮、职责不清的现象。二是细化工作岗位责任。对免疫规划工作涉及的各个岗位,如疫苗采购管理、冷链运输维护、接种信息登记、预防接种操作等,都要制定详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岗位职责说明书。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流程以及考核要求。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清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从而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三是完善协调沟通机制。免疫规划工作并非孤立存在,它涉及到多个部门和科室的协同配合。各单位要建立内部协调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免疫规划工作协调会,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同时,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其他兄弟单位以及相关社会机构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免疫规划工作顺利开展。(二)加强人员培训,提升专业素养。一是开展系统知识培训。针对免疫规划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要定期组织全面系统的知识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免疫规划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疫苗基础知识、接种操作规范、异常反应处置等方面。邀请行业内专家、业务骨干进行授课,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现场演示等多种教学方式,确保培训效果,使工作人员全面掌握免疫规划工作所需的知识体系。二是强化技能实操训练。预防接种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除了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各单位要建立专门的技能实操培训基地,配备必要的培训设备和模拟接种器材。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接种操作技能训练,包括疫苗接种部位的选择、注射手法、接种流程等。通过反复练习和考核,确保每一位接种人员都能熟练掌握规范的操作技能,减少因操作不当引发的风险。三是注重持续教育提升。免疫规划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发展,为了使工作人员始终保持专业敏锐度和业务能力,要建立持续教育机制。鼓励工作人员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线上培训课程、专业进修等活动。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以更好地适应免疫规划工作的发展需求。(三)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一是优化疫苗管理制度。疫苗的质量和供应安全是免疫规划工作的核心。各单位要进一步完善疫苗采购、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相关规定,规范疫苗采购渠道,确保疫苗质量可靠。加强疫苗冷链管理,建立完善的冷链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疫苗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保证疫苗在适宜的环境下保存和运输,防止疫苗失效。二是规范预防接种流程。预防接种流程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接种效果和安全。要制定详细、科学的预防接种工作流程,从接种前的健康询问、接种禁忌筛查,到接种过程中的疫苗接种操作、接种后留观等环节,都要有明确的操作规范和要求。同时,要加强对接种流程的监督检查,确保每一个接种环节都严格按照规范执行,避免出现接种差错事故。三是建立质量控制制度。为了保证免疫规划工作的质量,各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定期对免疫规划工作进行内部质量考核,包括疫苗接种率、接种信息准确性、冷链设备运行状况、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等方面。通过质量考核,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