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研讨会上的研讨发言文稿根据集团公司学习教育安排,近期我认真研读了作风建设相关要求以及上级党委关于作风建设的部署要求,现围绕"抓作风就是讲政治、强作风就是促发展"这一主题,结合本职工作,从思想引领、制度固本、监督赋能三个维度作如下研讨交流:一、要以思想"铸魂"为先导,把作风建设融入集团建设大格局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显著特点。党建办公室作为管党治党的"参谋部",必须从政治上把握作风建设的方向,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一)要立根固本,校准理想信念"指南针"。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将作风建设的有关要求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支部"三会一课"核心内容,建立"专题领学+案例研学+实践促学"的立体化学习机制。要针对当前个别党员干部存在的思想误区,常态化开展"作风建设大家谈""纪律规矩大讨论",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树牢"作风建设无小事"的思想意识。(二)要凝心聚力,深耕党性锤炼"责任田"。要用好XX地区红色教育资源"鲜活教材",组织党员干部赴XX革命旧址开展"沉浸式"主题党日活动,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感悟"苏区干部好作风""西柏坡赶考精神"的时代价值。要创新开设"作风建设云课堂",通过"每日一纪""每月一测",推动纪律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让"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成为思想共识。(三)要润物无声,筑牢意识形态"防火墙"。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集团内刊、党建公众号开设"作风建设进行时"专栏,策划"清风故事""纪律微课"等专题,将"大道理"转化为"小叙事"。要开展"家风助廉"行动,通过签订《家庭廉洁公约》、举办"家属廉政座谈会",推动廉洁教育向"八小时外"延伸,构建思想、制度、文化"三位一体"的作风建设防线。二、要以制度"固本"为支撑,把作风建设嵌入集团治理全链条作风建设既要靠教育引导,更要靠制度约束。党建办公室必须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一)要织密制度网络,扎紧权力运行"铁笼子"。要牵头修订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的意见,针对公务接待、差旅报销、会议管理等易发问题领域,细化"正面清单"划出"可为"边界,列出"负面清单"标明"不可为"红线。要建立制度"动态体检"机制,紧盯新业态、新业务可能滋生的隐形变异问题,及时填补制度漏洞,确保作风建设与改革发展同频共振。(二)要压实责任链条,激活执行落实"动力源"。要健全"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支部落实责任、党员示范责任"四级责任体系,将作风建设纳入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硬指标"。要推行"项目化管理"模式,制定《作风建设重点任务分解表》,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通过"月调度、季督导、年考核"形成责任闭环。要建立"党员先锋指数"评价机制,将作风表现与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直接挂钩,树立"作风就是战斗力"的鲜明导向。(三)要强化示范引领,树好以上率下"风向标"。要推动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签订《作风建设承诺书》,在基层联系点设立"作风建设观测点",定期开展"开门纳谏"活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要实施"青蓝结对"工程,组织老党员与青年干部"一对一"传帮带,通过言传身教传承"三老四严"优良传统,营造"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生动局面。三、要以监督"赋能"为抓手,把作风建设贯穿集团发展全过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坚持抓常、抓长。党建办公室要主动协同纪检、审计等部门,推动监督力量融合、效能提升。(一)要创新监督手段,架起纪律规矩"探照灯"。要开发"智慧监督云平台",对"三公"经费、津补贴发放等实行全流程线上监管,设置"超标准报销""异常轨迹预警"等数据模型,推动监督从"人盯人"向"数据跑"转变。要建立"纪检+审计+群众"联动监督机制,针对重要节点、重点领域开展"四不两直"作风巡查,通过"清单式检查、台账式管理、销号式整改"提升监督精准性。(二)要深化标本兼治,打好纠治四风"组合拳"。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对反复出现的共性问题以及学习教育查摆出的问题,建立"发现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