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2022年,泾县民政局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三比三创三争”活动为抓手立足工作职能,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改革任务,如期阶段工作目标。一、2022年工作总结(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与县财政局联合印发了《2022年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方案》、《泾县2022年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实施办法》、《泾县2022年困难残疾人生活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办法》、《泾县2022年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实施办法》以及《泾县2022年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运行维护实施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审核审批监督指导。今年以来,全县11个乡镇陆续召开46次联审联批会议,新增城乡低保265户362人。我局对各乡镇审批通过的社会救助对象,严格按不低于30%的比例开展实地抽查,指导完善新增救助对象联审联批材料,并按要求报送备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结合家境调查工作,综合调查困难对象家庭成员、家庭财产、家庭收入等信息,分析困难程度,精准动态管理。1-9月,我县新增城乡低保265户362人,调出532户700人,提标57户69人,降标6户7人。9月份,我县城乡低保在册9149户11384人,当月共发放资金572.4万元,1-9月累计发放资金5148.1万元。根据上级民政统一部署,截止9月,发放城乡低保一次性生活补贴245.1万元、临时价格补贴75.5万元。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及救助帮扶。定期与教育、人社、住建、卫健、应急、医保、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共享信息,通过对数据的汇聚、整合和比对,动态监测低收入人口,实施常态化帮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口纳入民政政策保障范围。截止9月,我县全口径低收入人口12306户15272人(城乡低保9149户11384人、特困供养对象2174人、低保边缘家庭585户796人、乡村振兴局认定的监测对象398户918人、脱贫不稳定户18户43人、突发严重困难户69户161人),其中368人纳入了低保保障,18人纳为特困供养对象,92人实施临时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运用。运用“宣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按要求对授权申请对象家庭经济情况进行前置核对,对已保障对象家庭逐步复核,核对报告作为能否获得救助的重要依据,是认定工作更加精准。截止8月底,累计提交核对家庭6874户20478人,预警4617户9589人,预警户数占比67.31%,预警人数占比46.83%,使我县救助工作更加精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9月份全县实有分散特困供养对象1441人、集中特困供养对象727人,完成分散特困人员照料护理协议签订工作。截止9月,累计拨付供养经费1393.8万元、特困对象照料护理经费79.4万元、乡镇敬老院办公经费补贴69.61万元和人员工资补贴109.59万元,并根据上级民政统一部署,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86.72万元、价格临时补贴发放14.29万元。继续为全县特困人员落实了住院护理保险,至9月份,承保公司共受理案件397笔,赔付35.9万元。孤儿保障。全县现有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60人,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100元,截止9月,累计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56.6万元。启动助学工程,印发了《泾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实施方案》,给予已被认定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中年满18周岁后仍在校就读的经济困难学生,每人资助0.5万元。全县成立乡镇未保工作站11个,共配备乡镇儿童督导员11人,村(居)儿童主任141人,并分3批次对他们开展了业务培训。严格落实定期走访和强制报告制度,积极开展了防溺水宣传,全方位做好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困难残疾人生活及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9月份,全县享受“两残补贴”人数为11589人,累计发放“两残补贴”551.7万元。临时救助。2022年,我局改变原来以人口基数为主要因素分配临救资金的做法,采取综合因素法对临救资金进行分配,侧重临时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率,以乡镇人口基数占比30%、历年下拨临救资金使用进度占比70%的权重进行分配,综合各乡镇资金需求,于4月份下拨临救资金100万元至各乡镇。截止8月底已救助893人129.45万元,比去年同期多支出救助资金35.9万元,临救资金使用率显著提升,充分发挥了“兜底中的兜底”作用,减少了信访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