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学技术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一)“一区一市”建设情况一是高质量创建国家高新区。按照科技部、省科技厅要求,对高新区相关指标数据和升级材料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目前因机构改革,高新区创建工作将划归工信部相关司处负责,科技部国家高新区创建的相关资料正在整理,与工信部对接后移交。预计2023年7月前后改革结束后,具体的创建工作由工信部具体负责,整体创建程序才能最终确定,并按照确定后的程序启动新一批国家高新区审批流程。二是高标准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2022年8月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同时按照科技部要求编制报送《创新型县(市)建设三年工作方案(2022—2024年)》,目前各成员单位按照《工作方案》推进各项工作。推动召开市委科创委2023年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二)加快集聚创新要素一是加快培育创新主体。着力完善六位一体梯次培育体系,科技型中小企业前四批共入库158家,居阜阳市第1位。高新技术企业前两批复审、新认定共申报62家,预计全年将净增24家。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带领同欣富新材料到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对接刘渊教授团队,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摸排鹏图智能装备、同欣富新材料团队申报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项目意向,正在积极进行政策指导。推荐XX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申报国家级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三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获批省级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3家(阜阳市仅4家)。获批省重点实验室1家(阜阳市唯一)。高新区获首批安徽省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备案,吉祥三宝获首批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备案。四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上半年全市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32.8亿元,同比增长1040%,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位居阜阳第一位,增幅位居第三位。(三)强化创新创业保障一是强化政策体系的完善。出台《XX市科技创新资助奖励三十条政策》《XX市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十条政策》等创新扶持政策,加强政策保障力度,释放创新创业活力。二是突出抓好金融赋能。对接金融办、XX农商行等部门,推动XX农商银行科技支行挂牌成立。召开科技信贷风险联席会议3次,新承保科技信贷贷款金额9600万元,征集企业融资需求3次,协调银行对接。三是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协办安徽“双创汇”·走进XX专场活动,为系列活动首场走进县域,集中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7项。吉祥三宝、云龙粮机通过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专业(学科)评审,推荐等级均为三等奖。云龙粮机拟获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高新领域立项。二、存在问题一是创新投入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低。现有244家规上工业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无研发费用的企业占比22.12%,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20%;37.3%企业无产学研合作。二是创新人才引育不足,产业发展缺少人才支撑。全市企业研发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人才只占企业总人数的1.5%,而外聘研发人员约占研发人员的10%,相较于沿海发达地区,高技术人才、创新型人才占比仍旧不高。三是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不足,开放创新能力待提升。目前全市国家级研发平台仅有1家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在产业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目前国家、省主导建设的重点创新平台方面,我市对照建设条件,仍有很大的短板。市内部分企业缺乏危机意识和战略眼光,不能有效利用上海、深圳等离岸科创中心资源优势,拓展创新路径,寻求发展新机遇。三、下半年工作计划(一)持续抓“一区一市”建设。紧盯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及时向上汇报沟通。组织实施《创新型县(市)建设三年工作方案(2022-2024年)》,以建促升,切实提升我市创新工作水平。(二)争取各项创新指标再创新高。2023年,力争我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提升0.1个百分点,达2.8%,持续保持阜阳首位,领跑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总量达176家。净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达18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20亿元。(三)争取创新要素再集聚。一是抓科技企业培育。一方面通过利用深圳、上海离岸科创中心,联合举办项目路演、投融资对接活动,引进一批科技企业落地XX;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