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春季农业生产暨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推进视频会上的讲话安康市副市长陈晖(2022年2月22日)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四届十三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部署要求,动员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统筹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粮食播种、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等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谱写安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刚才,汉滨、旬阳、紫阳、岚皋、平利等5个县(市、区)分别围绕粮食生产、撂荒地治理、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工作做了很好的发言,希望大家相互借鉴、互促共进;关于今年春耕生产和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工作,家军同志已经作了全面安排,讲的很具体、很到位,我完全同意,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一、正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春季农业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去年面对严重病虫洪涝灾情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反复、重要农产品价格波动等重大风险挑战,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农业农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一是主要农产品实现稳产保供。粮食产量持续增长,总产达77.92万吨、同比增长0.57%,实现了大灾之年不减产;生猪出栏190.98万头、同比增长6.1%,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新建蔬菜基地1.1万亩,市、县、镇三级蔬菜生产保供体系和千亿设施蔬菜建设初见成效。二是农业产业提质发展。全市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总数达到1530个,去年新增市级航母园区12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35个,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32家,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5.07亿元、增长5.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64元、增长10.4%。三是乡村建设加快提速。去年累计新建高标准农田38.65万亩,完成年度任务的144.6%,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239个,新增库容1.97万吨,进一步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持续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统筹推进农村改厕和垃圾、污水治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应该说成绩可圈可点,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压舱石”作用,稳住了全市发展的“基本盘”。这些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对大家长期以来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特别对广大基层干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俗话说,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雨水”一过,作为全年农业生产第一仗,春耕生产直接关系夏粮收成和全年粮食产量稳定,不误农时抓好春耕生产,就能牢牢把握全年农业生产的主动权,这既能为今年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基础保障,也是保民生、稳预期、促发展的关键之举。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和农业生产的关键节令,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牢记使命担当,树牢底线思维,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省有关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坚决扛牢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全力抓实抓好春耕备耕,坚决打赢春季农业生产攻坚战,为实现一季度农业生产“开门红”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二、抓实重点工作,高质量完成春季农业生产各项任务(一)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上”,而且“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并明确要求实行党政同责。今年中央提出了“保面积保产量”和“稳粮扩豆增油”的总体要求,为此,各地要在三调耕地资源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全国第三次国土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市耕地面积由511.7万亩下降至281.7万亩,降幅达45.28%,其中还包括25度以上坡耕地103.54万亩,占全市耕地36.98%),粮食生产任务不能减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