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今年以来,郎溪县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紧扣目标任务,拉高标杆,负重前行,持续做好组织收入、金融服务和监管以及国资国企管理工作,提升财政管理效能促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1.克难攻坚,确保财政收支平稳运行。一是积极组织收入,确保应收尽收。今年以来,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体税源企业发展困难、土地市场持续遇冷、减税降费等多重因素影响,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县财政积极主动作为,有效履职,将抓好财政收入征管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统筹财税、国企等部门和企业合力,建立协同推进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涉税信息链条,变“信息”为“税源”、“税源”为“税收”。截至5月底,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98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税收收入6.17亿元,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1.8%。较上年同期55.2%,提高6.6个百分点,收入质量明显提升。二是严格预算执行,确保重点民生。坚持过“紧日子”思想,不断强化预算单位支出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支出的均衡性、科学性,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紧紧兜牢“三保”底线,把有限的资金全部用在“刀刃上”。截止5月末,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4.81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民生支出完成11.6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8%。2.主动履职,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完善财政政策,加大企业扶持力度。根据县级惠企政策清单,预测项目奖补资金兑现需求,全面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强化资金保障。排查重点企业,及时投放信贷资金,鼓励金融机构积极争取信贷资源、压缩办贷时限,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二是简化流程,加快企业奖补资金拨付。会同县数据资源局等部门,通过宣企快办平台将企业信息推送到财政涉企资金系统。经涉企系统筛查预警比对和审核后,在预算一体化系统上实现资金兑付和确认,并反馈到宣企快办平台,实现惠企政策资金的申报、审核、兑付和反馈全流程的闭环,加快“免申即享”平台审批进程,实现政策资金兑付的便利化。截至目前,通过“免申即享”平台,完成了172家企业的0.22亿元资金兑付工作。全县已累计兑现企业优惠政策1.32亿元,发放奖补资金0.27亿元。3.力求先行,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一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将所有预算收支全面纳入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让资金更好地支撑经济发展、保障民生。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机制,充分发挥预算绩效评价信息系统作用。完成2023年预算绩效目标申报,将绩效目标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着力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完成2022年度部门整体及项目绩效单位自评及部门评价工作,并联合县审计局对全县11个县直部门、2个镇开展2022年度项目自评和部门评价抽查复核工作。二是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建立动态监控存量资金机制,推动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统筹使用,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今年以来,已累计盘活各类存量资金1.12亿元。三是扎实做好预决算公开。结合县财政系统“春训”活动,举办预决算公开情况专项检查业务培训会,进一步强化县直各部门、县经开区、各镇(街道办)财务经办人员的预决算公开业务水平,完善预决算公开检查工作机制,提升预决算公开检查工作质量。4.深化改革,赋能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推进加快国企公司改制进程,牵头组织完成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改制,打造优质高效为企服务融资担保平台;积极推动郎溪县自来水总公司、南漪湖养殖场等全民所有制公司改制工作,确保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落实到位;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董事会管理制度。进一步充实各县属国有公司人员力量,严格审核把关员工招聘工作;组织开展对县国投公司2021年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及三年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组织实施2022年度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年度报告工作。严格规范审批,合理配置资源。截止目前,受理办结行政审批事项46件,其中审核审批出售、出让报废21件,审批处置资产13件、配置审批12件;为保障国有资产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