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公安局主防警务焕发基层治理新活力今年以来,嘉祥县公安局为破警力不足之局,在全县13个镇街,按就近2个派出所优化组合的模式,设置了6个中心所。中心所设综合指挥室、社区警务队和案件办理队,协作所只设社区警务队,优化了警务机制,实现了社区警务做实、侦查办案做专、指挥支援做强的目标,“一室两队”功能上化零为整、运行上同频共振,有效提升了打防效能。近日,全市公安系统派出所标准化建设现场观摩会在嘉祥县召开。打造机制改革的“新生态”。嘉祥县公安局党委严格遵照公安部“县局主战、派出所主防”改革的总体思路,有序有力推进了派出所机制改革。压实党委主抓责任。嘉祥县公安局党委结合嘉祥实际,研究确立了派出所改革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每季度有重点地现场观摩1至3个派出所。同时进一步压实主体防控责任,将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纳入镇街社会治理大局去谋划,让派出所腾出人员、腾出精力抓主防,筑牢持续发展的稳定基石,擦亮平安“底色”,提升幸福“成色”。压实重心下移责任,将派出所工作置于战略性基础性地位来抓,将改革所需的组织、政策、警力、后勤等保障放在公安高质量发展的优先位置,局党委成员分别联系包保派出所,每周召开一次重点工作例会,将派出所机制改革作为“亮点汇报”板块,现场调度,多用能防之人、多赞善治之举、多奖防范之功、多促后进之所。压实警力下沉责任,充实派出所警力,将17名新招录民警全部分配到派出所,按照1+2+N的模式,配齐配强62名专职社区民警、130名辅警和584名警务助理,实现了派出所民警数和社区民警数两个“40%”的目标。打造要素管控的“精细工程”。创建基础管控中心,在嘉祥县公安局设立基础管控中心,搭建“基础要素管控平台”,深度汇聚矛盾纠纷等8类公安业务数据,广泛汇聚32类社会数据,实现“基础要素明晰化”。结合专项任务和模型碰撞,及时更新数据,实现“任务精细化”。充分发挥基础管控工作“过滤器”“减压阀”功能,派出所常态化基础工作任务减少30%,实现“管控精准化”。打造智慧警务的“最强引擎”。嘉祥县公安局把科技防控作为基层基础工程的增长点,把“天网”工程提升和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作为社会治理“一号工程”,完善以“圈、格、线、点”为基础,重心不断向农村区域倾斜,达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目标,全面构建“智能防控识别圈”,逐步形成“智能感知、精准识别、触圈预警、实时响应”的视频监控点位新布局。广大派出所民警充分发挥各类结构化数据的采集汇聚分析优势,为重大活动安保等工作提供了全方位数据支撑。扁平化指挥效能、侦查破案效能、治安防控效能、服务群众效能“四大效能”均显著提升。利用“天网”视频共破获各类案件892起,全县刑事警情同比下降8.9%,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5%,视频对侦查破案贡献率达75%以上,“天网”工程已成为破小案的“增长点”和办好案的“支撑点”。同时依托视频监控,救助和找回走失人员140余人,获得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誉。打造长治久安的“平安哨”。嘉祥县公安局党委以“枫桥式派出所”创建为示范样板,全力推进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和标准化建设,做到两融合、两促进、两提升。综合指挥室引领防。充分利用依托“情指行”一体化作战平台和“智慧警务”平台,全面开展并指导联采情报信息、联排风险隐患、联控重点人员等,为社区警务队和执法办案队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有的放矢指挥开展精准防范。社区警务队专职防。把做实社区警务工作为着力点,全面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48名社区民警全部兼任社区“两委”班子成员,584名警务助理中有81%为村委委员或村干部兼任。围绕“人、地、物、事、组织”等治安基本要素和“吃、住、行、消、乐”等人类基本活动轨迹,全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治安要素管控、公共安全监管三项重点工作。继续打造“三事、两队、一团”“三级联调”机制,确保辖区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涉及公安工作的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95%以上,全县86%以上的小区、91%以上的村庄实现月度“零发案”。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建设,依托儒警联盟,先后吸纳出租车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