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书记党课讲稿:锤炼党性修养,强化使命担当,做到“五个带头”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我们党作为一个有99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既是立党之本,也是党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事实证明,党性需要不断锤炼,一刻也不能放松,党性修养是一辈子的事,是共产党员的终身课题,切不可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定不移将提升党性修养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中之重,毫不动摇把这个“终身课题”修好做实。今天的党课,重点围绕“锤炼党性,强化使命担当”与大家进行交流。一、带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从中汲取思想营养、补齐知识短板、找准方法路径加强理论学习,是党员干部提升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保证,是提高领导水平、增强执政本领的重要路径。党员干部要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必修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让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推动工作的实践力量。(一)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明大道,把稳前进方向。首先,练就洞察世界发展大势的历史慧眼。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我们党始终以创新的科学理论占据真理制高点,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使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准确研判时与势、危与机,科学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其次,保持对我国前途命运的清醒认知。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科学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其在实践中展现的巨大威力,深刻改变了中国、影响着世界。我们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才能真正读懂昨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和明天的中国,始终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把党性建立在对真理的掌握上、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最后,坚定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运用党的科学理论优化思想方法,解决思想困惑,检视自身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共产党人应有的人生目标、精神面貌和境界格局,彰显了党的创新理论中富于党性修养的宝贵思想智慧。我们只有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方向、人生不迷航。(二)从党的创新理论中强信念,更好凝心铸魂。首先,厚植对党忠诚根基。只有深学深悟党的创新理论,才能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更加坚定地挺起共产党人精神脊梁,恪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不断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融入血脉;更加坚定地以志不改、道不变的决心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自觉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造福,努力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仰者、实践者。其次,砥砺团结奋斗精神。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正是有了这一科学理论,中国人民才牢固树立起共同的理想信念,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实践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思想之旗、精神之魂,指引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新征程上,“两个大局”交织激荡,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前进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