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主题教育 林秘书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党政机关公文写作的“双到位”.docxVIP专享VIP免费

论党政机关公文写作的“双到位”.docx_第1页
论党政机关公文写作的“双到位”.docx_第2页
论党政机关公文写作的“双到位”.docx_第3页
论党政机关公文写作的“双到位”公文是推动党政机关工作落实的重要工具,公文写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公文写作包含着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层面的要求。一篇公文佳作,既离不开高超的写作技巧,又蕴含着作者对公文写作本身的深刻认识。因此,写好公文,应努力做到思想认识和写作基本功的“双到位”,两者缺一不可。一、认识到位是关键邓小平指出:“我们共产党有一条,就是要把工作做好,必须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公文写作亦是如此。现实中,公文写作中的思想认识问题常常容易被忽视,从而变成写作路上隐形的“拦路虎”。为此,应强化四点认识:(一)秉持端正的写作态度。态度是思想认识的第一反映。一篇好文稿的产生,始于态度,态度如何,文稿中一眼便知,且影响深远。漫不经心、草草写就的拙劣文稿,极易引发读者对公文作者能力甚至品质的质疑,这印象往往是很难扭转的。态度的好坏,不只体现在内容上,还体现在格式上。若果真力有不逮,内容上做不到令人满意,至少应做到字体、字号、标点、段落、页码等格式的规范,这也是态度。好的态度是对单位的负责、对领导的负责,更是对自己的负责。坏的态度十之八九源于惰怠的心态,惰怠的心态多源于工作得失之权衡、构思文稿之苦、撰写文稿之累、修改文稿之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告诫我们: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这句话对端正公文写作态度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写公文之前,我们不妨先认真检视一下自身,疗一疗写作态度之疾。(二)坚守公文的初心使命。公文的目的在于处理公务,推动工作,就此而言,实用性和工具性就是公文的初心使命。坚守它,就要不断强化开门见山、开宗明义的意识。1951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中的文字缺点的指示》中指出:“一切较长的文电,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极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唤起阅者注意,使阅者脑子里先得一个总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毛泽东主席特别强调写作要开门见山,其根本用意,就是提醒我们要始终坚守公文的实用性和工具性,要直接明了地告诉读者想说什么、要干什么,要亮明观点、坦陈想法,而不是让读者满篇找寻观点、苦苦猜测想法,最后落得一头雾水。倘若如此,便偏离了公文的本义,忘记了公文写作的初心使命。(三)正确看待公文的文采。对文采的追求是一种天然而朴素的冲动,正如美是人的本能追求一样。然而,公文文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文采的特殊性。很大程度上,公文是“去文学性”的,彰显公文文采的并非华丽的词藻、频繁的用典、深奥的用语等,简练干净、明白晓畅才是公文最动人的文采,这也应该是我们对公文之美始终不渝的追求。现实中存在一种“妙笔生花论”。持此论者,常一开始便以“如何才能妙笔生花”为出发点认识、理解公文写作。“妙笔生花”一词本就带有很强的文采暗示,容易被狭隘地理解成“文学性”和“高难度”,对其过分渲染夸大,容易把人引向公文写作的歧途,使人对公文写作心生惧意。对公文文采的曲解又常会催生出一种公文写作“出身论”。常听人讲:“写材料要文采好,学文的人自然文采好,不学文很难写好材料”。持此论者,惯于给公文作者贴上文采、文笔、文科、文化的标签,进而推演出上述貌似合理的逻辑,其最大症结在于没有摆正文采与实用性的关系。公文文采必须要植根于实用性这个根本,把事实说清、把逻辑弄通、把道理讲透,也是极美的文采,而做到“说清、弄通、讲透”,跟公文写作者的出身关系并不大,关键在于后天努力。认识到这一点,“出身论”便不攻自破了。总之,公文写作,英雄无须问出处,妙笔不必生花来。(四)努力摆脱自我的“拘牵”。公文写作中常会产生“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典型表现是,酝酿半晌却写不出心中所思,抑或词句绕来绕去,纸上所得并非心中所想。温家宝的秘书项兆伦讲过一段话,令人印象深刻:“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看了一个稿子,找起草人来问问这段是什么意思,然后他给我解释一番,我听明白了,我说你把刚才解释的话替换进去,稿子就写清楚了。”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常将原因笼而统之地归结为表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