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中的人工智能》有感圈头学校陈晓红本人作为一线教师,一直对人工智能很感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拜读了《教育中的人工智能》这本书。本书对教育提出了两个问题:学什么?怎么学?由此本书聚集“学什么”和“怎么学”带来的影响。当然,在我们就教育中的AI对“学什么”、“怎么学”两个问题的思考前,我们更应关注的确认的是教育的目的。一、教育的目的作为小学教师的我只针对基础教育来表达自身的看法。我认为:中小学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未来学习打基础,传授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本书指出:基础知识是指打好牢固的知识基础,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或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真实世界中。基本能力指的是有效激活相关知识以及必要时继续学习的动机和能力。包括:技能(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沟通与协作能力)、品格(勇气、道德、领导力等)、元学习(反思并调节)。我们当前的教育制度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我们的实际情况在人才选拔制度制约下,更多在意的是对考试分数的强调。教师在课堂更多是传授基础知识,忽略能力的培养。高分低能,就是客观反映了我们培养出的一部分所谓优秀学生的形象。到现在,用本人从教25年的眼光来看待现在的农村中小学教育,我觉得依然没变。唯一的变化是用了信息技术精心包装,但核心还是传统的教育。而学生已经不再是25年前的学生,所以,这样的教育还能适应现在的学生吗?显然不能,我已经能明显感觉到现在的学生,很多对学习没有兴趣,他来学校,是因为家庭所逼,或者这里相同的人多,才有一点生存的乐趣。我同学的一个孩子,在安新县实验中学读书,他一直不想住校,因为在学校不能玩手机,平时放学回家作业也不写就只玩手机,早上不起,天天迟到。家长又被叫到学校,看怎么教育学生。家长气得眼泪直流,孩子依然不为所动。教育,哪里出了问题?所以,教育的目的到底为了什么?本书把教育分成四个维度:知识、技能、品格、元学习。可见,知识只是教育的一部分。那教师为什么要强调知识呢?因为现在对教师的评价,是看学生在知识考核方面获得的分数。所以教师为了分数,变了模样。在他们眼里,分数就代表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我也在意分数,但我更在意学生的品格。我想,品格都不合格,进入社会,只有被社会无情的鞭打。所以,平时我在授课中都是点滴灌输品格、纪律教育,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我崇尚启发式教学,平时对学生经常强调要运用知识去思考,去解决问题。但事实上,我们的大多数学生都懒惰与思考,他们总是习惯于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知识。我对此总是感觉到很无奈,但我依然在努力的改变学生们的这种思维惰性,我始终坚信,培养学生自主的思考能力才是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所侧重的。二、学什么?谈完教育的目的,我们进而来说说在当前信息社会下,我们应该学什么呢?在我看来,基础知识的学习必不可少,感兴趣的知识更可花费精力去学习掌握,而作为谋生手段的知识更应该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以避免被这个时代而淘汰。本书认为:为应对未来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冲击,必须关注广泛、深入且全面的教育。反过来说,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聚集现代教育的更深层次的学习目标:一是多功能性,用以更坚韧地面对生活与工作;二是相关性,具备广泛适用性并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三是可迁移性,服务于广阔的未来行动能力。在我们关注学什么时,让我们先看一看哪些教育AI已经介入我们的教育教学中:1、微信和QQ等聊天工具不是专门针对教育研发的,但对学校办公却有相当多的好处,如发消息,分发文件和电子试卷等。2、钉钉平台,这一块是实现学校智能办公系统,从教师打卡到教务管理、德育管理、财务管理(一对一发布工资信息)、家校联系、网络会议等,一应俱全,是一款相当不错的产品。还有群发的文字消息自动转化成语音电话,更直接提醒教师。当然,对普通老师来说,或者对我个人来说,我喜欢远程授课功能,这在疫情期间网络授课简直太方便了3、企业微信,这个办公产品功能和钉钉比差不多,各有各的优势。4、腾讯会议,这在疫情之下,使用较多的网络会议工具,方便快捷实现了远程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