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根据安排,下面我与大家一起从四个方面交流下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一、什么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沿革中央层面:1.2018年8月,《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厅字〔2018〕78号)选择北京、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南、广东、海南、贵州、陕西等12个省50个县(市区)进行试点。2.2019年10月,《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文明委〔2019〕5号)在50个试点县的基础上增加450个,总量扩大到500个县(市区);其中江西12个(安义县、浮梁县、湘东区、共青城、渝水区、余江区、瑞金市、寻乌县、泰和县、袁州区、东乡区、横峰县)3.2020年6月,《关于扎实推进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文明办〔2020〕10号)4.2021年11月,《关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意见》(厅字〔2021〕43号)以全县域为整体,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由试点探索转为全面展开、由试点县(市区)向全国范围的县级行政区全面覆盖。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五有”标准,各县(市区)均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辖乡镇(街道)均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行政村(社区)均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省级层面:1.2018年12月,省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办字〔2018〕62号)省委决定18个县(市区)开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其中九江市2个(共青城、庐山市)2.2020年3月,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文旅厅、民政厅、财政厅、人社厅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全省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的试点方案》的通知(赣宣发〔2020〕2号)全省试点范围明确为三类县共33个县(市区),共青城市为一类县,庐山市为二类县。3.2021年4月,关于印发《关于深化拓展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赣文明委〔2021〕4号)该方案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分为4个阶段:调查摸底、提质扩面、全面推进、常态长效开展。4.2022年4月,关于印发《江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指南》的通知(赣文明委〔2022〕4号)5.2022年7月,全省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质增效电视电话会。(二)相关概念新时代,就是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基层宣传思想工作要有新面貌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绝不能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文明,就是着眼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把重点放在提高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上,绝不仅仅停留在文明创建、文化搭台、文体活动。实践,就是着眼深信笃行、知行合一,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扑下身子、扎根基层,团结群众、带领群众一起干,在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凝聚群众。中心,就是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进人民福祉的高度,以县乡村三级为单元,发挥统筹整合、指挥调度的作用,打破县域内部门利益和条块分割,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高效。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时代文明实践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向基层宣传践行党的科学理论、重大举措等,传播党的声音、培育文明新风,传承优秀文化,解决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着力于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全覆盖,积极调动志愿力量开展群众乐意、满意的文明实践活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整合各方力量资源,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指挥中心,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服务中心,更是人们坚定自信、鼓舞斗志、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信仰中心。二、为什么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要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