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违纪违法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材料【汇编3篇】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剖析(一)一、基本案情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杨某在担任某县某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期间,利用分管城建工作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给予的财物,价值共计20余万元人民币;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明知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仍多次收受管理服务对象所送茅台酒、香烟。2023年12月,该县纪委将杨某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并报县委批准后对杨某作出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二、案件回顾杨某是一名80后年轻干部,刚进单位的时候一腔热血,想好好干一番事业,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兢兢业业在乡镇多个岗位轮岗,奋斗十余年后终于在2021年底经组织考验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刚被提拔为某镇副镇长时,杨某斗志昂扬,对新的工作岗位充满激情,也保持着清醒头脑,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但随着业务和环境的熟悉,杨某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认为工作做得好,也帮别人办事了,收点好处不要紧,特别是烟酒,更是看作人情往来,没有在意背后的目的和意义。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后果不堪设想。从过年过节收点香烟、茅台,到直接收取五万、十万的现金,杨某腐化堕落速度之快,令人诧异,被查处时距离其走上领导岗位才一年有余。千辛万苦努力奋斗争取来的领导岗位"早节"不保,还赔上了自己光明的前途,杨某追悔莫已。三、案例点评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高度重视年轻领导干部纪律教育,纠正一些年轻领导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掌握、不执行等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年轻干部这个重点群体,将严的基调贯穿年轻干部监督管理全过程,帮助年轻干部系好风纪扣,走好成长进步路。本是干事创业、扬帆起航的大好年华,为何部分年轻干部自毁前程?从主观上看,年轻干部违纪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在于理想信念不坚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错位,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有的年轻干部初掌权柄、自鸣得意,面对金钱诱惑缺乏定力;有的精神空虚,沾染恶习,不知悔改;有的纪法意识淡薄,心存侥幸,顶风做案;有的思想道德严重滑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从客观上看,年轻干部违纪违法犯罪问题的背后也暴露出制度漏洞、监管乏力、教育引导缺位。有的单位工作程序不规范、内控制度不完善,对制度漏洞不闻不问,为违纪违法犯罪留下可趁之机。有的单位只注重工作能力的培养,把年轻干部安排在权力集中、资金密集的岗位进行锻炼,但忽视教育引导和监督管理,在年轻干部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时失察失管,没有及时提醒和纠正,使得年轻干部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年轻干部拒腐防变,需要重视"三心"。首先,要有敬畏心。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年轻干部要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纪法、敬畏权力,习惯在监督制约下、在制度框架内生活、工作、用权。其次,要有警惕心。面对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诱惑,年轻干部要提高警惕心和鉴别力,守住"第一次"、警惕"每一次",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最后,要破除侥幸心。诸如"不会被发现""最后一次、下不为例""天知地知我知你知"等侥幸心理犹如麻醉剂,会让人麻痹大意、步步犯错、越走越远,要杜绝冒险心理、赌徒行为,提高自身"免疫力"。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广大年轻干部,特别是年轻领导干部,要成长为党和人民忠诚可靠的干部,就必须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时刻以案为鉴,常掸灰尘,常照镜子,在大是大非上旗帜鲜明、站稳立场,在小事小节上律己修身、守住底线,在履职尽责上恪尽职守、勤勉进取,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剖析(二)一、基本案情"我悔恨自己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组织不敬畏、不信任、不感恩,违反党纪国法,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在审查调查期间,柳城县委原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原县长余瑞军用了6个"悔恨"对自己的违纪违法行为作了深刻剖析。2020年11月,余瑞军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三、案例剖析01.党性缺失,在私欲中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