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进一步明确了党建引领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对于坚持党的领导、联系服务群众、加强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基层治理等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对基层党组织的要求不断拔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要主动担当作为、勇于开拓创新,做好全村的“领头羊”“火车头”,在推行“微网格、微活动、微诉求、微事项”等村级“小微管理”来实现基层“大治理”,不断为基层治理“延链补链”。织牢组织引领“微网格”,让“小管理”拓宽治理广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柱”在基层,民生最突出的“疑难杂症”在基层,要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村级层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健全精准化精细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基层党组织和村党支部书记就要坚持党建引领全覆盖、网格运行全贯通、服务管理全方位,健全“行政村(社区)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村党组织体系,建立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包村领导、村党组织负责人和村民小组长为主体的四级网格管理体制,推行“1+X+N”党员联系农户模式,开展政策宣讲、民情收集、矛盾调处、文明创建等具体事项,有效将党员作用发挥从“块”上、“点”上融入小网格。做优党建暖心“微活动”,让“小服务”提升治理温度。基层治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决定着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领导水平。结合实施“夕阳”关爱、“巾帼”服务、“朝阳”陪伴、“特困”帮扶等党建暖心行动,村党支部书记与留守老人建立“一对一”“多帮一”关爱对子,提供免费体检、洗衣理发、送煤取暖和代缴代取等贴心服务;引导党员致富带头人帮助指导留守妇女提升养殖、种植及家政等增收技能,通过预约、代办、上门等“小服务”的方式,帮扶特困家庭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加快路网、光网、电网、气网、水网、物流网“六网”改造,构建美好便民生活圈,强化教育、医疗、托育、养老、助残服务供给,保障群众能够就近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解好群众关切“微诉求”,让“小分队”延展治理深度。群众利益无小事,解决诉求是关键。村党支部书记要依托院坝会、炕头会、板凳会、街头巷尾恳谈会等全面开展村级议事,共商共议村里大小事务,把群众关切问题作为协商议事主题,进行现场共商共议处置解决,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结合“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先锋队等方式,深入开展政策宣讲、民情收集、风险排查、矛盾化解、结对帮扶等活动,收集意见建议,解决民生实事。要建立健全“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协商议事机制,探索推行“协商议事室+议事网格站+灵活性议事平台”议事载体,将协商议事活动同“四议两公开”、主题党日相结合,协商解决村级各类事务。落细基层治理“微事项”,让“小典型”引导治理力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网格+调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模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打造“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大力实施“雪亮工程”,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推行“三委治村、六会理事”乡村治理模式,建立健全村民代表会、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群众组织运行章程和管理制度,深入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好公婆、好儿媳、法律明白人等评选活动,挖掘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遵纪守法等先进典型,让“小典型”引导“大能量”,引导村民参与卫生环境清理,共建干净、整洁美丽家,♘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