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2025年工作要点2025年*镇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按照“135”工作思路,以“改革攻坚突破年”为抓手,实现产业能级扩量提质、城镇品质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加快推进、人民福祉持续改善、治理水平更加高效。一、工作目标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亿,增长*%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实现*亿元、增长*%左右,其中工业投资实现*亿元、增长*%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亿元、增长*%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上年度持平,全力创建“智能制造科创新城”。二、主要任务(一)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全力创建国家高新区,*年力争引资*亿元以上,实现规上工业产值增长*%、工业投资增长*%、税收增长*%以上。(二)城镇品质不断提升。坚持加快推进完成*镇详细规划,有序推进城市建设扩容。提速城中村、管网、电力等城镇更新项目,全力争取*线、成渝中线高铁设站,建强发展载体。(三)城乡融合深度推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抓实“*”创新举措,持续完善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农村道路等建设,加快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力创建“*星村庄”。(四)文化产业动能强劲。大力发掘*灯舞文化底蕴,举办首届*灯舞文化艺术节,扩建*灯舞体育文化公园,积极创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夯实党建引领“141”基层智治体系,以数字转型推动基层智治整体跃升。推动“矛盾纠纷集散联调中心”创建全市基层治理示范中心。(六)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民生实事“五改一提升”继续推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增强,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显著提升。(七)平安*有力有效。突出除险固安导向,始终牢记“不出事是硬道理、搁的平是真水平”,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三、具体措施(一)壮大产业发展“硬实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做优招商引资。深化“一把手”带头招商、专班招商、资本招商。强化项目跟踪管理,盘活土地、标准厂房等低效闲置资源。升级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全流程全要素支持企业增资扩产,提高招商项目落地率。二是做强特色产业。深入实施“苗圃、育林、参天”梯次成长计划,加快引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关键项目,提速*新能源摩托车、*(二期)等项目建设。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梯产业集聚区优势,建设市级电梯维保联网数据中心,做大远程运维等后服市场。打造无人机产业园,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择优布局无人机、航空零部件、通航地面装备等项目。深化“亩均论英雄”,开展“厂中厂”专项摸排整治行动,大力推进“标准地”出让。三是提升科创水平。加大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高能级领军企业“一科三高”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发展“研究院经济”,继续实施双倍增计划,*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家、科技型企业达到*家,R&D研发投入达*%以上。(二)强力推动组团城市东部中心建设。一是完善城市格局。坚持加快推进完成*镇详细规划,有序推进城市建设扩容。二是推进城市更新。持续补齐*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中区改造、供水管网改造、电力扩容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不断满足企业生产、群众生活需求。三是构建交通优势。进一步强化*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推动高新区到*城区快速通道建设,积极争取*线、成渝中线高铁在高新区设站。(三)大力推动强镇带村,激发城乡配合发展活力。一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抓实“*”创新举措,全力开展“*星村庄”建设。持续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和“稻+”产业,积极发展稻渔(虾)种养模式,发展壮大优质粮油种植基地。二是促进农村宜居宜业。加快推进*平方公里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着力打造“智造、农业、文旅、乡创、康养”五业互补的城乡融合发展的“*样板”。加快推动“通达”向“通勤”转化,实施*公里公路硬化、*公里泥结石路,修建*公里森林防火通道。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着力实施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治理,投资*万元建设*湖中型灌区项目建设。(四)提升文化产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