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书记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讲话的心得汇编(5篇)目录1.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中读懂“作风法宝”22.把握党史经验中的“大小”“主次”“巨细”73.善用“立象以尽意”智慧把握历史经验104.党史学习“常相伴”135.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三个着力点17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中读懂“作风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勇毅前行,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富强,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挫折而英勇奋起、饱受苦难而淬火成钢,之所以风雨百年风华正茂、初心不改历久弥坚,靠的就是我们党自创立以来就形成并不断发展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法宝。作风建设的“三大法宝”贯穿于党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全部过程,在百年党的建设中居于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要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是党具有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更是我们党保持强大战斗力的优良作风。从历史上看,我们提出理论联系实际,主要针对的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思想僵化、迷信盛行,正如毛泽东所总结的,主观主义有两种,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更为危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指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全党同志一定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并提出四个“紧密联系”作为新时代工作要求。作为党员干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秉承“学习和实践无止境、无边界”的思想,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上不能有厌学之心,在实践中不能有敷衍之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善于学习,做到学以致用,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要摒弃“眼高手低”的学习做事态度,摒弃乐于扮演“跑龙套”的思想心态,把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达到学有所用、用有所成的目的。“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立党之基,要作为一种工作方式来落实。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实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前提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关键就在于始终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同广大人民群众形成了坚不可摧的伟大合力。共产党人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党员干部,要带头坚持群众路线,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多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努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要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自己的光荣使命来落实、来抓好,切实从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从人民群众反映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从人民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做起,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立党之魂,要作为一种政治规矩来遵守。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传家宝。毛泽东同志曾经说道:“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1942年延安整风时,毛泽东特别倡导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并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这种民主的方法具化为一个公式,叫做“团结—批评—团结”。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严格执行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规定,敢于坚持原则,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是党强身治病、保持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