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汇报近年来,我市围绕农业农村发展,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创、服、稳、优”四字工作,引导金融机构聚焦重点短板弱项,创新产品,精准服务,稳定就业,优化环境,有效激活了乡村振兴土地、产业、人才和环境四要素。截至2022年底,**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09亿元,年度增长43.54亿元。域内行政村实现了金融服务站点全覆盖,全市金融服务站525个,助农取款服务点378个,构建了多层次普惠金融组织体系。一、政策协同+金融创新,激活乡村振兴土地要素。一是强化制度协同推进。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明确将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综合治理、耕地占补平衡项目、闲散宅基地复垦等纳入金融机构重点支持的范围。如农业发展银行推出“农地银行”特色品牌,2022年累计投放农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项目贷款2.5亿元。推动金融机构对7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项目、10个土地复垦复耕项目、43个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开展一对一上门走访,实地了解融资需求。二是加强创新引擎。推动金融机构落实“同地同权”,将农村各类土地的使用权纳入合格抵质押品范围,盘活土地要素。如为有效唤醒农村“沉睡资产”,2017年制定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指导意见》,建立起全流程操作标准,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目前,该业务累放4.38亿元,撬动乡镇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效7.5亿元。该业务被山东省授予服务新旧动能十佳优秀金融产品。二、精准服务+特色支持,激活乡村振兴的产业要素。按照“1+10+11+N”四级金融服务模式,从全市层面(金融辅导专班)、10支金融辅导队、11个镇街以及辅导队成员,全力推进金融服务的“下沉深耕”,不断强化对乡镇产业培植扶持力度。《金融服务沉下去金融活水流起来》《金融及时雨滋润小微企业》《**打通金融助企纾困最后一公里》等文章在大众日报、经济日报宣传报道。带领全市10支金融辅导队,赴11个镇街,逐一开展金融辅导进基层暨金融“进乡镇、进♘区、进企业”活动,逐一到乡镇♘区现场对接。同时,为域内房寺镇、辛店镇两个“金融管家”试点镇,配强“管家”团队,召开研讨会、现场会,全力支持“奶牛绿色科技特色镇”、“中心镇”建设,打造保姆式服务。一是润泽大豆产业振兴。为培植镇域大豆产业发展,创新推出“大豆e贷”专项产品,开展保险+期货的大豆收入保险试点。推动金融机构全面获取大豆类种植农户、个体工商户等信息,逐户制定授信计划,确保信贷资金精准直达。二是润泽养殖产业兴旺。针对域内伦镇、辛店镇奶牛养殖、市中街道驴业养殖及张庄镇养羊产业等特色养殖产业,坚持专项发力、精准支持。如针对视界牧业奶牛养殖资金需求,促进威海银行、泰山财险和企业开展“奶牛抵押贷款保险”。为德邦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鲁担惠农贷款,新增300万元贷款支持。三是服务种植业兴旺。依托“驻村办公”工作,获取全辖700余名包地大户名单及优质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名单,一对一对接。针对蔬菜种植、大棚养殖,提供“大棚贷”“家庭农场贷”“农机贷”“强村贷”“农资化肥贷”等贷款品种。四是推出乡镇工业区融合办贷模♘式。着力打造“鑫辅导-惠♘企”金融服务品牌,针对区新入驻小♘微企业的融资短板,推出“1+2+1”的融合办贷模式,即:企业承贷—项目开发商+企业法人保证担保—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的综合性融资模式,最长期限10年。通过该模式,有效推进小微企业落户生产。目前,存量贷款81户1.81亿元。同时,按照“宜企则企、宜户则户”的原则,针对财务制度不健全小微企业,以“微型企业主贷款”为主导产品,实现信用制约由企业穿透至个人。三、促进创业+稳定就业,激活乡村振兴人才要素。围绕“稳企业、促创业、保就业”,不断强化创业带动就业贷款支持,不断强化农村小额贷款投放。一是大数据赋能。运用大数据手段整合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和金融机构各类信用数据,对返乡创业企业、镇街区企业分级分类信用评价,♘♘形成545家“信贷白名单”。二是创新特色产品。梳理创业担保贷款、退役军人创业贷等信贷产品清单,推进10支金融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