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市内外贸易发展的研究贸易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快慢、市场繁荣与否的重要标志,是连接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市场经济中处于最活跃的环节,可以说,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2020年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双循环”以及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的新发展格局,对内外贸易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日益开放的市场环境下,促进内贸、外贸“两条腿”走路,切实用好“两种资源”、有效链接“两个市场”,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内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内外贸易在引导生产、扩大消费、繁荣市场、保障民生、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内外贸易是现代经济的火车头。内外贸易的发展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是不断启动市场、促进需求和消费不断升位的助推器。在发展内外贸易过程中,可以集结、整合各种生产要素,运用高新科技建立和发展现代化大商贸体系,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运行效率。我国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3.97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8.8%;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额420678亿元,比上年增长7.7%。多年来,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速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二)内外贸易是城市繁荣发展的窗口。城市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流的中心。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生产力与流通力的统一。即:竞争力=生产力×流通力。在生产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流通力成为决定因素作为内外贸易主要表现形式的商贸流通业越发达,城市就越繁荣,就越具有竞争力、生命力和辐射力。只有将商贸流通业提高到优先发展产业的高度,才能促进城市发展和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提升城市经济的综合能力。纵观全国各地,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内贸流通越发达、对外开放水平越高。(三)内外贸易引导消费的功能日益显现。随着批发零售业态的不断发展,经营理念的不断更新,经营方式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深刻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和消费倾向。集购物、休闲、娱乐、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市场大型购物中心以及网上交易平台等现代化商业设施已经成为国际国内贸易的主要实现地、流行时尚的前沿传播地和高端服务业的策源地。我国最终消费支出由2012年的27.5万亿元提升到2022年的66.2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由51.1%提升到54.7%。2021年我国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4%(2022年受疫情严重影响,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8%)。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加明显。(四)内外贸易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整合功能更加突出。从微笑价值曲线理论(微笑曲线就是: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个顶端,分别是研发和销售,而处在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可以看出,整条商品供应链上制造业是最低端的,最具有赚钱效应的是产品营销和研发。因此,通过内外贸易发展商贸流通业,一方面采取技术创新与生产领域协同发展,在减少业务沟通成本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供应链效率;另一方面凭借对消费需求的高度敏感及时向生产领域反馈市场信息,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开发自有产品品牌,从而使商品具有了更加强大的价格和品牌优势。二、我市内外贸易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市聚焦打通内外贸、构建双循环,着力促消费稳外贸,扩大内需取得新进展、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外贸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一)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能力持续提升。伴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市消费市场快速发展,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对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8-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95.09亿元增加到104.6亿元,五年平均增长3.7%。2020年受疫情严重影响,社零总额出现负增长;2022年尽管受疫情影响较小,但由于镍都大厦、金龙商厦商贸企业的租户销售额被剥离出来,限上社零总额的统计数据发生变化,致使增幅缩水。从总体情况看,社零总额呈稳步增长态势。二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