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人士提出意见。2022年主要工作2022年,县人民检察院在县委和市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质量建设年”和“能力作风建设年”为抓手,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获得“河南省文明单位标兵”等13项集体荣誉,涌现出“出彩洛检人”“全市优秀公诉人”等18名先进典型。一、牢记检察使命,全力服务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自觉把检察工作融入全县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协同前进。积极参与平安洛宁建设。坚持把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作为重大任务,依法办理各类刑事案件538件828人,批准逮捕69件113人,提起公诉303件473人。推进《反有组织犯罪法》学习贯彻,起诉寻衅滋事、聚众斗殴、非法拘禁等犯罪62人,助推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起诉故意伤害、强奸、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12人,起诉盗窃、危险驾驶等多发性犯罪293人。聚焦群众“钱袋子”安全,办理各类诈骗案件22件34人,联合公安、法院全过程追赃挽损,为受害群众追回损失400余万元。重视群众“个人信息”安全,从快打击帮助信息网络犯罪和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提起公诉100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2人,法院判决惩罚性赔偿7.1万元。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加强与监察机关办案衔接配合,起诉职务犯罪案件3件3人,推进腐败问题标本兼治。积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11项服务企业措施,选派25名检察官分包50个企业,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164次,协调解决实际问题19件,助力企业健康发展。推行涉企案件“绿标签”制度,办理涉企刑事案件9件25人,对涉案民营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依法不起诉8人,为企业追赃挽损224.4万元,最大限度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积极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监督一家涉案公司通过规范合规整改,促进依法守规良性发展。积极服务保障乡村振兴。保持帮扶力度不减,选派2名干警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帮扶村捐赠办公物资,支持“星级支部”创建,开展“访寒送暖”等活动,推进产业扶贫,带动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实现持续增收,荣获“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先进单位”。扎实开展司法救助工作,向18名生活困难被害人及家属发放救助金4.1万元,2起司法救助典型案例被《检察日报》《河南法制报》报道。积极参与“三清两建”工作,抽调4名干警参加工作专班,协助分包乡镇建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清收集体资产、化解矛盾纠纷,为乡村振兴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积极融入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报送关于全县刑事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等社会治理分析报告4篇,得到县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切实当好党委政府法治助手。结合办案就成品油市场管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落实等,向相关部门发送5份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监督综合整治,实现办案“三个效果”有机统一。全面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达95%,被告人认罪服法成为常态;认真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不捕率为39.89%、不诉率为25.47%,同比分别提升28.2个百分点、17.97个百分点,诉前羁押率为23.58%,同比下降35.66个百分点,最大限度减少对抗,促进和谐。持续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深入乡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28次,提升群众法律意识,“一体化”流动检察服务荣获市检察院“创新品牌提名奖”。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紧扣我县“洛阳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持续深化刑事打击与公益诉讼一体化推进机制,用“检察蓝”守护“生态绿”。建立并落实“河长+检察长”“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实现法律监督与行政监管有效衔接,与行政执法部门开展联合巡查28次,共同守护河湖林草生态安全。开展故县水库水源地保护专项监督,督促相关部门对水库周边生活垃圾、污水进行清理转运和无害化处理,加强网箱养殖监管和水质巡查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