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两为我做什么”大讨论材料根据会议安排,我结合个人、岗位、职责实际,聚焦“两个健康”,检视问题不足,并提出整改措施。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问题不足(一)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方面作为统战部分管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副部长,工商联的党组书记,对抓好非公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仍有所欠缺。一是与非公经济人士联系还不够紧密。去年底换届,乡镇、市直部门推荐了不少民营企业家,统战部、工商联也侧重推荐了基层商会、异地商会以及统战库内掌握的“三强一好”企业家。但是我作为工商联界别的召集人,客观来说,对一些企业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入很全面,平时面对面的交流也不够多,个人代表界别发声的能力也还有待提高。同时,对推荐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力度还需持续加大。二是理想信念教育开展的还不够到位。近年来,统战部、工商联通过“请进来”专家讲座、“互联网+”云讲座、以会代训等形式推进非公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但是去年工商联换届时,不少常执委企业家提出了外出考察学习的想法和期盼,虽然领导班子也做了一些谋划,但截至目前还没有实质性开展。另外,对新生代企业家的政治引领还需加强。三是引导非公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还不够充分。2016年,我市启动了“百企帮百村”脱贫攻坚行动,安排和主动参与帮扶的企业480余家,总计投入产业、就业、公益、技能等帮扶资金1.9亿元,充分彰显了我们民营企业家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良好精神风貌。近年我市聚力双招双引,工商联虽然在以商招商、以企招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但是成效还是不够明显。(二)非公经济健康发展方面统战部、工商联都不是经济主管部门,在开展工作中更多是侧重在政策服务、建言服务、商会建设等方面,但是在具体工作仍然存在工作开展不够有力情况。一是在政策服务不够全面及时。工商联通过常执委工作群、非公经济人士交流群、走访交流等形式积极开展惠企政策宣传,但是由于对一些政府工作部门的政策安排、工作进展等掌握的不太全面,对企业即时提出的问题有时难以现场予以答复,一定程度影响了服务效果。这方面还需要与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合力协作推进。二是建言服务渠道不多。工商联安排21家企业调查点参与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运行状况调查工作,每年常态化参与有关调研、评估,先后被全国工商联、省工商联授予表彰,调查点工作是我市民营企业建言献策的亮点工作。其次就是向各级人大、政协或社会组织推荐优秀非公经济人士,引导他们通过人大议案、政协提案、民主党派等渠道建言履职、参政议政,但是仍然存在范围有限、手段局限等问题。三是指导商会建设活力不够。目前工商联有建材、商贸、服装、医药健康、家居5家所属商(协)会,16家乡镇商会,天津××商会、××商会2家异地商会。但班子成员多是民营企业家,更多精力用于主责主业,发展壮大自己的企业,所以在商会制度建设、会员素质提高以及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发挥作用等方面还是有差距,工商联的业务指导、工作引导还有待加强。二、整改措施(一)坚持政治引领,加强非公经济人士队伍建设1.深入走访联系工商联会员企业。通过深入走访基层商会、工商联会员企业和工商联界别群众,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同时把为企优环境、为企解难题列为工作重点,帮助企业分析经济形势,梳理收集困难问题,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反映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痛点,协调政府职能部门做好政策解答、解决落实。2.深化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开展民营企业家思想动态调研,针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点,特别是新生代企业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会同有关部门分批开展针对性教育培训。探索对接有关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结合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组织工商联部分常执委企业到长三角地区或发达地区外出考察学习,提升素质、学习经验、推动发展。3.引导非公经济人士聚力乡村振兴、双招双引。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工商联向会员企业发出投身“万企兴万村”倡议,引导持续发挥优秀企业家精神,主动到乡村寻找合作机会,走出一条村企共建、互惠互利的路子。探索在异地商会建立双招双引工作站,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