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区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代表区政府将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xx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xxx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精神及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特别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精神,积极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及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群众的广泛认可。经统计,全区建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xxx家。其中,公共文化服务阵地x家(图书馆、文化馆、西部摄影艺术中心);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xxx家;文化大院xx家。培育文化娱乐行业经营场所xx家(其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xx家,歌舞娱乐场所xx家);体育行业经营场所xx家(其中,体育健身场馆xx家、台球厅xx家);旅游及住宿业经营场所xx家(其中,A级景区x家、星级酒店x家、线上住宿业企业x家、星级乡村接待户x家、旅行社x家)。已公布文物保护单位xx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x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xx处;xx市级文物保护单位xx处);非遗项目名录xx项(其中,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名录x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xx项;区级非遗项目名录xx项);非遗项目传承人xx人(其中,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传承人x人;xx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xx人;xx区级非遗项目传承人xx人)。二、工作开展情况(一)夯实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xx区图书馆、文化馆相继建成并免费向群众开放,完成原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资源整合,建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xxx家,配备乐器、音响等各类设施近xxxx件,依托我区文化团队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一批“叫的响、拿的出、有看点”的知名节庆活动品牌,每年组织、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超过xxx场,先后打造了“西口”文化艺术节、“老xx”庙会、“乐享西口情·文化走亲”、“春节、元宵节系列活动”、“老xx风情旅游节”、“南海湿地风情节”、“冰雪节”等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活动。(二)夯实地区历史底蕴,扩大文物保护成果。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方针,建立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每年开展重大节日期间以及日常文物安全巡查xxx余次。积极开展市级以上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目前,在国宝级文物保护单位阿善遗址及其周边竖立保护碑xx块;郭家巷民居、沙尔沁财神庙、马号事件旧址、龙泉寺二期工程、大仙庙修缮工作稳步推进。(四)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打造地区发展新动能。统筹整合全区文化、旅游、商业等优势资源,加强文商旅融合发展顶层设计,编制了《xx区全域文旅策划和规划项目》;xx区域外宣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在xxx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播报xx区“城市名片”,地区文化旅游品牌更加突出。以深入挖掘和展示“西口”文化、民俗文化及新兴文体旅业态为目标,重点推动“xx·福巷”传统风貌街区项目”、南海湿地景区提标升级项目、沙尔沁什大股稻鱼养殖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引入中旅联等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字里音符”全息光影项目,策划了乔家金街西口文化街区创建、xx艺术馆(xx剪纸院)等项目,推动文化内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力和产业收入。三、存在问题及短板一是公共服务设施设备已无法与全区群众的公共需求相匹配,在场馆(所)建设、设施设备投入、资源建设、人员匹配等方面根据上级指标均有所不足。二是我区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业态空白点多,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作用不强,新兴文化业态和文化产业数字化需要加大扶持力度。三是全区x家A级景区均为免费开放,无门票收入,市场化运作及资源优势挖掘不足,需不断提标升级,拉动文旅消费和带动企业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我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强化部门责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结合xx文化特色实际丰富文化服务产品,不断完善“特色鲜明、普惠大众、保障有力、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二)优化文化旅游产业布局和支撑。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促进文化繁荣,着力打造东部都市农业旅游体验区、南部生态科技康养区、北部人文北梁体验区、中部红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