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突出”做好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编者按: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战略工程”重点任务,研究制定高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标准,着力提升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思政司在主题教育期间围绕“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为加强典型宣传,营造狠抓落实的工作氛围,特开设专栏,专题介绍各地各高校的经验做法,共同塑造党建引领“大先生”涵育的良好生态。苏州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从党管人才的政治高度、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立德树人的使命高度,突出党的领导、政治引领和支持服务,着力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巩固教书育人、近悦远来的良好生态,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突出党的领导,健全贯通协同的体制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一体化建设,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一是健全领导体制。成立党的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将教师党建和思政工作纳入学校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强化党委领导,明确职能部门在加强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职责任务。党委常委会定期研究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党委书记每月召开党务工作例会、党群部门负责人会议,指导推动重点工作落实。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将加强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学校人才强校总体布局,在学校党代会报告、五年规划作出专章部署。定期开展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研不断增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实施“铸魂润心”强师行动计划,推进思想强基、师德铸魂、实践立行、文化润心4项行动和12项重点建设任务。将教师党建和思政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述职评议、巡察督查等工作范围,推动形成工作闭环。三是建强基层基础。组织实施“八个一”基层党委师德提升专项行动,通过组建一支专业队伍、严把一道思想政治关、讲好一场专题讲座、做好一堂课程示范、组织一次教育培训、召开一次专家座谈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打造一张师德名片等,全面提升院系党组织抓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创新基层组织设置,依托重大项目组、课题组、创新团队等设置的教师党支部比例超20%。建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在教师聘用、政治审查、职级晋升、评奖评优中的政治把关作用。学校4个教师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教师党支部入选省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突出政治引领,筑牢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教育引导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争做“四有”好老师、“大先生”。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将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教师培养首要内容,贯穿教师教育培训全过程、各环节。通过校领导讲授校史校情,上好“入职第一课”;依托党员英烈生平事迹展、红色文献展,打造“爱国信仰课”;举办教师节表彰大会、师德师风展等,讲好“教育情怀课”邀请名师大家做客东吴大师讲坛,讲授“精品大师课”;开展青年教师沙龙、青年管理骨干培训、“青年教师领航”实践,上好“社会实践课”;推进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教师坚定奋斗方向,找准事业坐标。二是系统做好国情研修。组织高层次人才、青年教师、海外归国教师、党外高知识群体开展党情、国情、社情考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学校高质量发展,打造“同·创新”学术沙龙品牌,与姑苏实验室、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等协同联动,为教师跨学科交叉合作搭建资源共享平台。2008年以来学校连续选派15批185人次参加江苏省科技镇长团挂职服务,一批教师自觉将论文写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三是涵养修身立德文化。实施研究生德政导师制度,探索建立教师荣誉制度,评选高尚师德奖、最美辅导员、我最喜爱的老师,举办老教师荣休仪式,让广大教师受触动、得熏陶制作《传承·立德》《老师的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