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主题党课讲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高质量发展的追梦人各位同志:根据咱们七一活动安排,由我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高质量发展的追梦人”这个主题同全体党员作交流分享,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今天的交流分享,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重温党史,坚定信念,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二、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全力推动XXX高质量发展三、牢记宗旨,担当进取,争做推动XXX改革发展排头兵首先:重温党史,坚定信念,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不忘初心”说到底其实就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问题,“理想”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指人生的奋斗目标;具体地说,理想就是人们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而产生的,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在人的精神活动中,除理想之外,信念也占在显著位置。所谓信念,就是人们认为正确而坚定不移的看法、思想、观点、观念,表现出的是一种精神状态,没有信念,人的理想就会失去生机与动力。这里有个小故事:1952年7月4日,世界上第一个横渡英吉利海峡(150英里)的女性费罗伦丝,挑战太平洋沿岸一个21英里宽的水域。15小时后,由于雾大水冷,她坚持不下去了,当她上了救生船后,发现离目标只剩下200米。她说:“真正令我放弃的不是疲劳和寒冷,而是浓雾中看不到目标,失去了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信念具有社会性、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和不同阶级的人,有着不同的理想信念。作为共产党人,我们有“三个不能忘”即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走过的路。1.“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才能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之所以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核心内涵,是因为中国有古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民心向背。人民是党执政之根基,如果将党比作舟,那么人民即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唯有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唯有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方能坚守初心、践行使命。2.“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才能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虽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只有十多位代表,但是中国社会的伟大巨变却实质性地开始了。从此,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实行国共合作、掀起了大革命的高潮,还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为中国革命找到农村包围城市和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在被称为“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的长征中,共产党人的初心化作震撼人心的长征精神,也是“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紧密团结的精神”“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等。这些精神所释放出来的磅礴力量,使中国共产党在血与火的交织中蹚出一条浴火重生的革命新路。3.“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才能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曾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重温“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寻找和追忆“红船初心”,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风风雨雨、辉煌激荡的来时路,表达不忘初心、做“红船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将“红船初心”化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强信念。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在这里分享一下湖北省来凤县“时代楷模”张富清的先进事迹,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