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的文章(9篇)[篇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冲刺时刻,如何跑稳跑实跑快这最后“一公里”,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提振精神、全力以赴,以'等不得“的态度、'急不得“的作风、'松不得“的意识,攻克最后堡垒,成功“撞线”。只争朝夕,“等不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距离年底按期完成目标任务,还剩200余天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同时还要脱贫摘帽和疫情防控'双线作战“,各级各部门'等不得“,贫困群众更'等不得“。在这样的背景下,党员干部不容再有'等一等“'拖一拖“的观望心态,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如果还只在坐而论道,工作缓慢推进,这是典型的不作为、慢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扶贫干部,必须有紧迫感,保持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全力以赴和时间赛跑,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扶贫工作,将各项扶贫政策抓实抓细抓落地,扎扎实实真扶贫、扶真贫,夺取脱贫攻坚最后的胜利。稳扎稳打,“急不得”。攻克贫中之贫同样也急不得,'急不得“并不是'不着急,而是指不能操之过急、急功近利。如果只追求脱贫摘帽的'速度“,大搞层层加码,就可能出现'注水扶贫“'数字扶贫“等现象,导致质量无法保证,脱贫成果也必然禁不起检验。'欲速则不达“,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各地尤其是还未脱贫的地区,要保持'蹄疾步稳“状态冲刺起来,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走好每一步。每一个贫困地区、每一个贫困群众的致贫根源都不尽相同,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党员干部要沉下心来深入分析深度贫困地区致贫的原因和脱贫面临的困难,因人、因地、因时精准施策,下一番'绣花“功夫,脱贫摘帽自然水到渠成。慎终如始,“松不得”。脱贫攻坚进行到当前虽然取得了巨大成果,但留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广大党员干部决不能有松口气、歇一歇的思想,要始终绷紧弦,再加把劲。习近平在考察山西时提到:‘脱贫攻坚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全面彻底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还需做好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的文章。[篇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初夏时节,河东大地麦浪翻滚。6月5日,在运城市盐湖区东郭镇下段村记者看到,村庄两边的麦地里,金黄的麦子随风起伏,远远近近几台收割机在麦地往来穿梭,空气中弥漫着麦草特有的清香味儿。这些天,运城市的许多村庄和下段村一样,收割机的轰鸣声、老百姓的欢笑声绘成了一幅幅喜悦的麦收图。“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年来,我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各项改革,推动全省功能农业、有机旱作农业实现新突破,农民增收增添新动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好特色优势牌6月的塞外,阳光明亮而热烈。紫荆山脚下,3600亩的首蓿一望无际。朔州市畜牧兽医中心主任兰世和告诉记者,朔州是全国唯一“粮改饲”试点市,今年种草面积将达到85万亩,粮经馆的比例代化44.99.94.事空“粮改饲”对干朔州来说,改变的不仅是种植结构,更是全产业链的优化和调整。一年来,我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西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打好特色优势牌”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资源禀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工程,持续优化区域布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启动创建6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2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打造畜牧、杂粮、蔬菜、干鲜果等特色产业,全面构建现代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忻州市是我省杂粮种植面积最大的产区。6月8日,在忻州市“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园区建设筹备处,记者遇到了副市长裴峰,“忻州作为我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规划布局了红芸豆、糜黍杂豆、杂交谷子、藜麦等14个优势区及主产地,眼下正在推进创建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国家杂粮产地交易市场。”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所长邵林生告诉记者,省农科院正在与忻州市合作共建山西杂粮研究中心,将在品种选育、农机农艺、有机旱作技术集成等方面提升杂粮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