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作为建国73周年,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力之年,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做好人才工作也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多次强调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并高度关注东北的人才流失现象,明确要求要使资本、人才成为东北发展振兴的重要助力。因此,从当前来看,做好人才工作不仅是立足新时代新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而且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佳木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清醒认识人才工作紧迫性。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制约龙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偏”,其中“创新人才偏少”是至为关键的一项;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进一步强调,要“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把我们的事业越办越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东北地区进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时期而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支持东北振兴,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又亲自为东北振兴发展把脉定向,为新一轮东北振兴带来了重大政治机遇、开放机遇、改革机遇、政策机遇。振兴发展最关键的是人才,最紧缺的也是人才,没有人才的支撑,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更难抢占先机。因此,全面做好人才工作也是摆在当前最现实、最紧迫的课题。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断扩展引才视野,搭建用才平台,拓宽育才渠道,植留才环境,♘在充分释放人才红利中,为推动佳木斯振兴发展增添内生动力、激发生机活力。二、创新举措聚焦引人育留坚持建立健全更加灵活的引才机制,以更大的魄力,打造人才洼地,筑起发展高地。加深开展“金凤还巢”活动,释放求贤若渴的强烈信号,也为我们做好人才工作打开了思路,提供了载体,以“金凤还巢”活动为抓手,坚持大口径谋划、小口径切入、关键点突破,不断扩大人才引进的渠道和范围。要在着力健全完善引才聚才政策上持续聚焦发力,在高层次人才子女接受高中教育、晋升职称、博士(研究生)到县(市)区或市直部门挂职、事业单位引进人才优先调任等各个方面拿出真金白银,不断推出含金量高、操作性强、吸引力大的人才政策。同时,要坚持以用为本原则,开展“柔性引才”工作,找准人才智慧与本地需求的对接点,通过“使用弹性、管理软性、服务个性”的引才模式,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通过技术指导、兼职服务、“候鸟式”聘任、联合攻关、成果转化等多样化方式帮助我市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培养创新人才,在借脑引智中助推振兴发展。三、着力构建人才成长良性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既要靠引进人才“输血”,更要通过创新培养模式来持续强化“造血”功能,促进人才规模、质量、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聚焦六类人才群体建设,根据不同类别人才的不同成才轨迹、培养标准、使用方向,采取党校培养、校企合作、职业资格认证等不同规范性举措定向抓实培养培训,帮助各类人才加速成长成才,尽快在各自领域不断产生使用效益,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持续推动人才向基层流动、到基层磨砺,高度重视抓好驻村扶贫干部、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的素质锤炼,坚持把他们放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任务最前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强能力,切实使基层一线成为培养锻炼人才、促进干部成长成才的主战场、主阵地。进一步建立健全与先进地市、科研院所、重点高校互派挂职干部机制,研究建立专家教授柔性挂职制度,提升人才流动的规模和频率,既让更多的人才走出去,开眼界、长见识、强素质,也让更多的先进思想、理念、技术以至人才走进来,形成人才动态流动培养,不断助推我市振兴发展取得新突破。佳木斯市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歌131545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