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专题党课讲稿:人民至上的民生依托党的XX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全国人民的磅礴力量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之举,为此,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中国共产党从人民中来、扎根于人民之中,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理论判断,更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人民立场,首要工作定位就是以民生为重,“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共同富裕,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人民至上是价值取向更是实际标准“人民至上”,简言之就是把人民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就其价值意义而言,一是把人民至上作为一种理想加以追求(价值旨归);二是把人民至上作为最重要的社会问题加以解决(价值理念);三是把人民至上作为执政党和国家(政府)的基本原则加以法制化(价值原则)。而在实际经济社会生活中,“人民至上”主要体现为坚持群众史观,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人民至上的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积累总结的宝贵经验。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始终坚守的基本价值,也是衡量我们党执政成效的实际标准。坚持什么样的理念和立场是区分政党的显著标志,“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并在民生建设实践中不断促成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落地生根。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实践中,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以满足人民的正当利益诉求为己任,从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需要出发,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在实际检验政绩时,“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正是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中国共产党才会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追随,不断发展壮大。百年大党永葆生机和活力,就在于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重。二、人民至上体现于民生关切,底线于民生保障,实现于民生改善人民至上体现于民生关切。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要落实落地,主要还是要体现在民生关切上。因此,强调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一定要明确并特别关注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现实利益问题,即特别关注与民众生活直接相关的衣、食、住、行,生、老、病、养等问题的解决,同时营造一个民主法治的良好氛围。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必须增强仁爱之心,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及时解决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同时“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就是对人民至上的生动表达。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实现,不但体现在崇高的理想追求上,更落脚到当下现实生活中,落脚到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人民至上底线于民生保障。人民至上体现在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过由于地区性差异、群体差异性等各方面因素的非均衡性,客观还是会出现个别民生困难的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至上的真切体现,需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紧盯老百姓在社会保障方面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需要在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一个也不能少”。中国共产党秉承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切实保障基本民生”“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特别是有效实施了最大的民生工程——“精准扶贫”,有力推动了老百姓摆脱贫困,走向幸福。当前,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数最多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