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四个带头”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根据上级党委关于开展民主生活会的部署精神,以及镇党委组织部门《关于认真开好2024年度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的通知》要求,我紧扣本次民主生活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新,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的主题,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广泛征求党员和村民代表意见,深入开展谈心谈话,结合个人思想和村党支部工作实际,深刻查摆问题,深挖思想根源,明确整改方向。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存在问题及具体表现(一)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一是学习的“泥土味”不足,理论指导实践存在“水土不服”现象。虽然能够按要求参加支部的集中学习,也注重通过网络、报刊等渠道进行自学,但在学习的深度和结合农村实际的程度上仍有差距。具体表现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将其与**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推动乡村振兴、解决村民实际困难方面,还存在“本领恐慌”。例如,在学习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后,对于如何结合**村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找到一条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思考不够深入,措施不够精准,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出现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梗阻,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再如,对于一些上级党委关于农村工作的创新部署,领会精神实质不够透彻,有时停留在“照葫芦画瓢”,未能结合村情创造性开展工作,导致工作效果打了折扣。二是政治站位不够“接地气”,未能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能够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政治站位还不够高,未能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引领作用。具体表现为,在处理村里的复杂矛盾和问题时,有时习惯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未能充分运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从政治高度和全局角度统筹谋划、协调各方力量,例如,在解决村民土地纠纷、环境污染等问题时,有时过多依赖于行政手段和个人经验,未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群众的主体作用,导致问题解决效率不高,群众满意度不高。再如,对于一些社会上的错误思潮和不良风气,警惕性不够高,斗争精神有所弱化,对党员群众的思想教育引导还不够深入,未能有效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三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绣花功夫”欠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运用不够娴熟。能够自觉维护班子团结,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维护团结的方式方法还不够有效,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运用不够娴熟。具体表现为,在班子内部,“老好人”思想依然存在,碍于情面,批评不够直接、不够深刻,例如,对于班子成员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醒函询、咬耳扯袖不够及时,未能真正做到“红脸出汗”。再如,在民主生活会上,自我批评有时蜻蜓点水,避重就轻,相互批评有时隔靴搔痒,缺乏“辣味”,未能充分发挥民主生活会“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的作用,导致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受到一定影响。(二)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一是党性锤炼的“田埂味”不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存在梗阻。能够按时参加组织生活,学习党章党规党纪,但在将党性锤炼融入到服务群众的实践中,还存在脱节现象。具体表现为,有时服务群众的主动性不强,“坐在办公室等群众上门”的现象依然存在,例如,对于村里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主动关心关爱不够,未能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送温暖、解难题的力度不够大,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存在梗阻。再如,在处理村民信访诉求时,有时耐心不足,方法不多,存在简单粗暴现象,未能真正做到“将心比心,以情换情”,有效化解矛盾,赢得群众信任。二是纪律意识的“乡土味”不浓,执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