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政问题的工作建议(12篇)篇1新时期乡镇民政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工作加强,乡镇民政工作任务激增,要求也相应提高,使乡镇民政基础薄弱的问题更加突出,已成为严重制约民政事业发展、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为加强乡镇民政工作,提升乡镇民政工作整体水平,适应新时期乡镇民政工作的需要。笔者根据郧西县的具体情况,结合该县的实际,提出如下的建议:一、因地制宜,健全机构。由于中央一系列惠民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乡镇的各项工作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乡镇的民政工作千头万绪,工作任务繁重。而税费实行了改革,致使乡镇财政工作任务减轻了许多,目前主要工作任务有两项,一是发放粮食直补款;二是收取农村合作医疗费。为确保乡镇民政工作的正常开展,可以从乡镇财政干部中选拔一批文化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有责任感和热爱民政工作的年轻干部到乡镇从事民政工作乡镇民政设立民政管理所,隶属县民政局管理,人员、经费和财产由县民政局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乡镇民政干部配备按1万人口以内配2名;1万至2万人口配3名;2万人口以上配4名的比例,配齐配强基层民政干部队伍。在村(居)委会选配一名退休干部或担任过村干部的人员担任民政工作协管员,构建覆盖所有村(居)的民政工作网络,确保民政工作到边到角,不留盲点。二、加强培训,提高素质。着力建设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基层民政队伍,是做好乡镇民政工作的重要条件。县民政局要定期组织乡镇民政干部学习培训,并有计划地举办乡镇民政干部业务培训班和理论研讨班,实现5年轮训一次的目标,不断提高基层民政干部的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确保乡镇民政干部适应新时期民政工作的需要。三、积极争取,改善条件。一是整合乡镇民政现有资源,分类管理和营运。公共服务类设施严格按政策搞好服务,社会服务类设施推进社会化运作,市场服务类设施搞好有偿和低偿服务,提高经济效益,增强“造血”功能。二是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引导县乡加大投入,配备相对统一的办公用房、办公设施和应急装备,逐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改善乡镇民政部门的服务手段和效能。此外,在下达工作任务、分配专项资金时,上级民政部门要尽可能明确工作经费的比例,为基层民政部门提供一个基础条件,确保乡镇民政工作正常开展。四、规范管理,健全制度。建立健全标准化的乡镇民政业务流程、工作职责、岗位职责等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救灾救济、城乡低保、五保供养、优抚经费等管理和发放程序,资金全部纳入社会化发放,基本实现乡镇民政干部不直接经手现金。建立健全目标考核制度,从工作目标、业务水平、服务态度、管理能力等方面对乡镇民政干部进行严格考核,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强化乡镇民政干部的责任意识为搞好乡镇民政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矗对民政工作的建议篇2一是管好用好各项专项资金,使各项民政政策落实到位做好救灾资金的使用和发放;按时按标准做好优抚资金的管理和发放;及时做好各项救助资金的管理和发放;真正使各项资金用到该用的地方,使各项民政政策得到很好的落实。二是加大保障力度,充分发挥社会稳定机制的作用。(一)我们按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实行动态管理的原则,以扩大保障覆盖面为目标,做到应保尽保,今年新增农村低保对象71户,89人,内部调整86户,115人。(二)努力做好五保分散供养工作。对分散供养的五保户,除每季度按时发放五保供养资金外,对他们就医问题给与解决。首先跟卫生院协商,对五保户给以特殊照顾,让他们先入院,预交一少部分住院费,彻底解决他们住院难问题。对特别困难的五保户,有民政所垫资,给与治疗。如孙洼村五保户光经典,5月份在家中不慎摔倒,导致顝关节挫伤,无人照顾,无人护理,因伤情严重在乡卫生院无法治疗转入县医院,民政所为他办理了入院手续,安排了护理人员,更换股骨头一个,花费15000余元,现在已康复出院,住进了敬老院。(三)督促敬老院搞好三产,增加收入,弥补经费的不足,以改善老人的生活。同时强化敬老院内部管理,目前入住院民55人,院内环境优美,人员安定、团结、祥和。5月份,作为敬老院内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