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在省社科联调研“四敢精神”座谈会上的汇报提纲各位领导:A总书记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四敢”涵盖了各级干部、地方政府、各类经营主体、广大人民群众,可以说是对全社会的要求。四个“敢”应时而提,导向鲜明,就是实干为要、呼唤勇毅、鼓励闯劲、激励创新。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迫切需要从政府到企业、从党员干部到人民群众广泛深度参与,集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作为*市*区唯一以“桥”为名的街道,它的“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名字寓意无疑契合了“激情奋斗、创新争先、务实担当”的*干部精神特质。近年来,*地区在不少领域“敢闯敢试”,先后探索形成了“红色物业”管理服务机制、实施了“小苗茁壮”干部培养工程、构建了“一圈一片一带”区域化党建联盟、确立了“四区一园”经济发展框架、创新了“社区大脑”社会治理模式等,依托改革创新不断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生机活力。但我们更需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闯”的劲头还不够足,“闯”的步伐还不够大,“闯”的本领还不够强,还有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亟需攻克。下面,我着重围绕当前制约基层干部“敢为”方面的主客观因素,谈点个人粗浅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基层客观工作现状,造成动力不足“不想为”。基层干部要讲奉献、讲担当,但鼓励干部敢于作为,也要在政治上激励、待遇上保障、荣誉上肯定。目前,基层的现状或多或少地造成部分干部动力不足。一是成长空间受限制提供舞台、鼓励作为,是对干部最大的支持,但现实是晋升“天花板”。就街道来说,干部到了正科基本就到顶了,一些曾经满腔热情的干部缺少大展其长的舞台,久而久之深感没有奔头和盼头,也就顺势“躺平”。2019年出台的职务职级并行办法,看似能解决干部职级问题,但实际上街道调研员职数仅为干部总数的10%,想通过职数晋升很难,更何况套改之后,调研员职数早已超编,5年内都难以消化。体制外的人员到社区书记之后,有一定的转身份机会,但名额比较少、限制条件多。二是薪酬待遇跟不上。受降薪影响,公务员年收入基本较以前少拿近10万元,现在除了工资和绩效外,没有任何的收入,之前可以发的值班费、稿费、安全奖等统统取消,但事实上各项工作任务还增加了不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体制外的社工,每月的收入基本在5000元上下,这与日益繁重工作的付出不相匹配,近3年街道有6名大学生社工相继离职。三是荣誉表彰难兼顾。省、市的荣誉表彰名额很难落到基层干部头上,除非是定向对基层一线的表彰。区一级的荣誉表彰名额也比较少,街道考虑到公务员和事业人员有年底的优秀考核,基本上将有限的荣誉表彰名额给体制外人员,主要是激励他们的工作干劲。近年来,公务员报考可以说是热度一直未减。但同样是公务员职位,机关岗位与基层岗位的竞争态势对比鲜明。一些热门的机关岗位,报录比高达数千比一,足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些基层职位则乏人问津,这种冷热不均,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基层工作缺乏吸引力。二、主观能力素质单一,致使本领不强“不会为”。干部的担当敢为是需要以足够的专业能力为底气的。面对发展难题和挑战,不少基层干部自身素养能力适应的一面在下降、不适应的一面在上升,出现了本领恐慌的困惑。一是开拓创新意识差。在当前新常态下,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进入转型期,大量过去不曾遇到的难题和多方面的严峻挑战接踵而至,面对最新讲话系列的发展形势、复杂多变的工作形态,不少基层干部仍机械采用老办法、旧思路,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的自觉性不足,在“小天地”里自我陶醉,在“小格局”中自我封闭,面对新形势新矛盾束手无策,无奈之下只好撒手“躺平”。二是重大任务历练少。不少基层干部尽管身在基层,但缺乏一线的摸爬滚打,缺乏急难险重事件的不断历练,“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有的甚至成了只会处理文件而不善处理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