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跨境电商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探析报告跨境电商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商平台达成交易进行电子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电商物流及异地仓储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性商业活动。近年来,随着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生产要素成本攀升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传统货物贸易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形势。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贸易形态,以其灵活多变、高交易效率、低交易成本等优势,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首选购物方式。2022年,跨境电商销售额占全球零售总额的近20%。eMarketer预测,到2026年在线销售部分的销售额将占全球零售总额的近1/4。1.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分析自2015年国务院批准杭州设立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我国跨境电商综试区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22年11月,国务院已分7批次在全国165个城市开展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覆盖了31个省域。跨境电商综试区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跨境电商保持强劲增长,近五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规模增长了近10倍。据海关总署统计,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含B2B)2.11万亿元,增长9.8%。其中,出口1.55万亿元,增长11.7%;进口0.56万亿元,增长4.9%。跨境电商以数字经济为媒介,实现了贸易型企业与生产型企业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我国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稳外贸和促消费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1大力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以杭州、上海、宁波、广州、深圳、北京等城市为代表的跨境电商综试区,通过构建“六体系两平台”(信息共享、金融服务、智能物流、电商信用、统计监测和风险防控体系;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和线下产业园区平台),破解了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难题,实现了跨境电商制度体系再造,形成了适合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在国家层面,国务院相关部门制定通关、检疫、结汇、税收和支付等一系列规范性政策法规,如便利化通关制度、负面清单监管制度、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制度、支付外汇管理办法、税收管理规范化、便利化制度和支付机构结售汇市场准入制度等。在地方层面,以杭州为例,杭州政府分别在2016年、2019年、2023年出台三个加快推进跨境电商发展的文件;专门制定了国内首个地方法规《杭州市跨境电子商务促进条例》,对杭州跨境电商发展的管理体制、发展规划、平台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措施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全国其他地区为了发挥跨境电商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数字化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文件,为跨境电商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引导和推动跨境电商持续健康创新发展。1.2全面推广实践创新经验2017年10月,商务部等14部门正式印发《商务部等14部门关于复制推广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探索形成的成熟经验做法的函》,将第一、第二批设立的13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在“六体系两平台”形成的12个方面的成熟做法(如简化通关手续、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加强品牌建设等)向全国复制推广。此外,其他跨境电商综试区“六体系两平台”也有一些新的探索和做法,有力支撑了中国外贸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在“六体系”构建方面,具体实践包括:一是构建信息共享体系。例如,北京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汇聚各类政务数据和商业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数据有序流动和按需共享。二是创新金融服务体系。例如,上海支持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企业以银行保函替代保证金的方式向海关提交税款担保,拓宽信用融资渠道。三是建设智能物流体系。例如,北京海外仓企业通过创新发展数字技术提供依托海外仓的供应链协同服务、全球多仓多站点协同服务、自动化无人仓储服务、智能预测补货服务等多元化服务,提升了海外仓的运营效率。四是建立跨境电商信用体系。例如,杭州建立跨境电商信用信息平台,提供电商主体身份识别、电商企业信用记录查询、商品信息查询、货物运输以及贸易信息查询等信用服务。同时,建立监管部门信用认证和第三方信用服务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实施信用负面清单管理,采取分类分级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