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手册编委会主任王世昌副主任吴孝炯冯国锋委员张小根裘小萍曹海波董吕升孙斌白海云主编裘小萍副主编章珍丹陈士良编写人员于国峰章珍丹郑佳张晓梅前言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的新部署、新要求,切实加强对发电企业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进一步规范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根据浙能集团《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办法》,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认真总结近年来兰溪发电公司、台州第二发电公司等单位对标安全生产,深入推进廉洁风险防控试点工作经验,积极组织各发电企业结合企业的实际,探索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全面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为巩固、推广、运用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阶段性成果,提高预防腐败能力,保证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持续提升发电企业清廉水平,依据中央、省委、省国资委和集团公司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法规、条例、文件和发电企业相关管理标准、制度等编制本手册,助力清廉浙能建设“新窗口”。目录一、手册综述1(一)指导思想1(二)工作目标1二、廉洁风险防控概述2(一)廉洁风险2(二)廉洁风险排查识别2(三)廉洁风险防控原则和方法4三、廉洁风险防控领导机制6四、业务领域廉洁风险防控7(一)工程(项目)管理领域7(二)采购管理领域16(三)资产管理领域27(四)选人用人领域34(五)党建工作领域36(六)合同管理环节42(七)资金管理环节49(八)废旧物资管理环节63(九)其他65五、监督与考核87(一)监督87(二)考核87一、手册综述(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压实责任、强化担当,切实提高清廉国企建设工作质量,深入宣贯“清廉立身、阳光从业”的廉洁文化,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借鉴安全生产管理理念,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依据“7+2”权力模型,通过“清权确权”,对每一项工作内容排查风险类型、风险点描述、业务领域类别、廉洁风险表现形式,运用“德夫科”法评定风险等级,制定具体防控措施,以“七大监管重点+党建+其他”设定业务领域,形成廉洁风险防控信息库,将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同企业管理制度有机结合,构建具有发电企业特色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把企业清廉建设植入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之中,推进清廉国企建设与深化企业改革有效融合,把防治腐败措施和要求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全部过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不”机制建设。(二)工作目标通过对发电企业各项业务中可能涉及廉洁风险的梳理和分析,识别出业务领域中的廉洁风险点和表现形式,制定相应的廉洁风险防控措施,使廉洁风险防控与日常业务更紧密融合、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联动,强化全员廉洁意识、细化风险防控措施、压实监督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措施有力、制度管用、预警及时的工作机制,实现廉洁风险分类分级管控,防范腐败和不廉洁行为的发生。二、廉洁风险防控概述(一)廉洁风险廉洁风险是指企业人员凭借所拥有的职务权力,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谋求私利、为他人谋求利益、损害企业利益等不廉洁或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廉洁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失性和不确定性。客观性指任何有业务处置权的行为主体都存在廉洁风险。损失性指一旦廉洁风险发生,就会给企业造成损失。不确定性指廉洁风险只是有可能发生而不是必然发生。(二)廉洁风险排查识别1.廉洁风险类别影响因素廉洁风险点排查识别重点围绕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风险进行。思想道德风险主要关注以下因素:(1)政治立场及是非观念;(2)职业操守及责任意识;(3)人际交往及生活情趣;(4)社会公德及诚信评价;(5)遵纪守法及廉洁自律。岗位职权(职责)风险主要关注以下因素:(1)行使和履行岗位职权(职责)规定的决策、审批、审核、签证、验收、资金调度、人员选拔任用等岗位职权(职责)的独立性和制约性;(2)管理资金、物资、设备和设施的直接性及制约性;(3)岗位之间制衡、约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4)岗位职权(职责)不明、责任不清造成的管理漏洞;(5)履行岗位职权(职责)可能造成本人、配偶、子女及特定关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