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不担当不作为负面清单100条》一、贯彻中央、省委、市委精神方面1.不能深入学习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敷衍塞责、浅尝辄止,不能正确理解其内涵和精神实质。2.党员干部不能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推崇西方价值观念、社会制度、意识形态。3.不能旗帜鲜明地维护XXX总书记核心地位,和维护以X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4.不能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能做到“四个自信”和“四个服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不能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5.不严格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折扣、搞变通。6.研究思考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不深入,思想懒惰,态度消极,行动迟缓、成效不显。7.执行重大问题、突发性重大事件请示报告制度不严格、不及时、报告内容不准确、不真实。8.对丑化歪曲党史、国史、军史的官行,对污损党的领导、党的领袖和英雄模范的言行不能坚决抵制。9.不能坚决反对和制止党员搞封建迷信、信仰宗教、参与邪教,纵容和支持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勢力、暴力恐怖势力。10.不坚决反对和抵制身边的党员干部搞小山头、小圈子,拉私人关系、培植个人势力,结成利益小团伙。二、工作态度、作风方面11.不注重抓工作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不能做到全程指导、跟踪问效,只重视做好上篇文章,不注重做好下篇文章。12.“新官不理旧账”,在落实地方或单位长远发展规划方面,该办的事情拖着不办,不能一张蓝图绘到底。13.创先争优意识薄弱,不主动对标对表先进,看不到与先进地区、先进单位的差距,看不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自我感觉良好,裹足不前。14.不愿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对易出政绩的工程项目研究多、投入大;对见效慢、打基础、矛盾多、难化解的工作研究少、投入少。15.对干事创业的干部不重视不支持,致使干部积极性消退。16.不以事择人,以自己的喜好选人,不能做到人岗相适,导致工作推不动,人心涣散。17.对干部不能客观公正地进行鼓励和评价,而是以是否听自己的话或个人的喜好对干部进行奖励,导致人心不服。18.心思不在工作上,出工不出力,人在心不在,追求安逸舒适,做事打不起精气神,进取精神消退。19.落实工作阳奉阴违或者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只做表面文章没有实际行动和措施。20.不从实际出发谋划工作,习惯将上级要求照抄照转,不结合基层的实际情况,上下一般粗。三、攻坚克难深化改革方面21.不能充分发扬“无中生有、无私无畏、无所不成”的“三无”精神,拿不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气魄,工作畏首畏尾。22.不敢大胆改革创新,不能利用自贸区、各类改革实验区、乡村振兴等平台和机遇,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不能发挥平台应有的作用和效益。23.在面对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难题时,该决策的不决策,该拍板的不拍板,过度谨慎,工作效率低。24.在推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方面,不敢啃硬骨头,不愿触及矛盾,工作长期没有实质性进展。25.面对改革发展任务,没有先例的事不敢干,缺少大刀阔斧、奋力开拓的精神。26.不敢主动干事,怕干得多出错多,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事”、“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27.不敢坚持原则,担心动了别人的“奶酪”,损害个别人的利益,将来会丢选票。28.不愿担责任,办理项目审批时,害怕承担第一个盖章的责任,凡事都要领导出面协调。29.面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改革风险,没有责任感和自觉性,不把自已职责范围内的风险防控好,把风险的责任都推给上面,留给后面。30.不敢“抛头露面”,担心炒作曝光,不习惯在媒体关注和公众监督下开展工作,单位工作受到媒体聚焦、輿论监督时,不能积极应对。四、推动发展改善民生方面31.不注重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唯GDP”,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建设,缺乏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发展的自觉性。32.不坚持人民立场,把个人利益摆在党和人民事业之上,漠视群众、漠视民生,只想当官不想干事。33.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困难艰苦地区调研,对群众的所思所想、困难问题了解得不多、不透、不深、不广,对群众的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