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基层党建工作会议交流材料汇编(5篇)牢记殷切嘱托坚定守根护脉以党建红绘就美好生活新画卷——社区党委交流发言材料*社区是浙江第一个地方党组织的诞生地,是毛主席视察过的第一个居委会,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为民情怀。2003年12月,习近平同志来到*视察,给予亲切关怀和指导;2011年7月,习近平同志复信社区党委,肯定社区的可喜变化,提出殷切期望,令我们深受感动,倍受鼓舞。十多年来,历任社区党委班子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以党建红绘就美好生活新画卷。一、始终牢记“加强社区党建”的嘱托,传承红巷精神,筑强战斗堡垒小营红巷不仅有杭州的“老底子”,更是革命的发源地,孕育出“敢为天下先,甘做孺子牛”的红巷精神。守根护脉是每个红巷人的第一责任。我们一手抓思想铸魂,打造初心学堂,把“学红巷精神、做红巷传人”作为党员政治生活必修课和新班子、新党员、新社工第一课;一手抓组织强基,纵向贯通社区—小区—楼道三级组织体系,横向建强社区“大党委”,成立红巷党建联盟,省委组织部等53家共建单位集成45个惠民项目,为美好家园注入“红色能量”。面对疫情大战大考,320名党员组团编组、包楼联户,在无疫单元创建中当先锋、作示范。支部挺在前、党员带着干,是对红巷精神的最好诠释。二、始终牢记“办实一件事,赢得万人心”的嘱托,用心服务群众,用情凝聚民心我们以实干得民心,用真情换真心,深化“上门看、当面谈、马上干”民情联系机制,整合打造8000余方党群服务矩阵;引进浙一浙二名医资源为老人提供健康诊疗服务,开设共享食堂、四点半课堂,让“一老一小”幸福无忧;推行“一网通办、红色代办、日日可办”,60项民生事项“就地能办”;打造便民一条街,设立小区开放日,常态提供理发、磨刀、修伞等服务,大伯大妈的点赞越来越多。围绕现代社区“五心”要求,加快“幸福邻里坊”共富综合体建设,持续做大“十分优享”服务圈层。我们深切体会到,群众满不满意都写在脸上,为居民服务不能做样子,而是一辈子。三、始终牢记“把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嘱托,共建美好家园,共享邻里幸福我们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书记领着班子干,区域联动协同干,党员带着群众干,打造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建立“红巷议事会”协商机制,16万方的旧改项目,实现改什么、怎么改、谁来改,由群众说了算,不仅让2700户居民圆了“旧改梦”,也成功入选全省未来社区试点。培育红巷老舅妈、营火虫等志愿服务力量,“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蔚然成风。连续10年举办“最美”小营系列评选,涌现了鲁立清、陈文英等一批“最美典型”。借着数字化改革“东风”,我们在实践中深化“一表通”、社区智治平台等应用,给老百姓带来更多便利。牢记“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谆谆嘱托做实“小网格”撬动“大治理”——村党委交流发言材料2005年1月,习近平同志到*村调研,提出“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坚持做实“小网格”撬动“大治理”,夯实治理底座、助力乡村振兴。近五年来,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由495万元增长到992万元翻了一倍,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等90余项荣誉,经验做法获汪洋同志现场调研肯定。一、网格是“前哨站”,只有组织建得好,才能地基打得实我们把全村22个村民小组划分成7个网格,由我担任“总格长”,“两委”班子成员担任网格支部书记和网格长,按照“专职网格员+村民小组长+党员骨干”的方式组建网格工作队,织密“村、网格、村民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工作网。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流调显示有密接人员曾来过径山服务区,我们立即启动网格快响,通过网格工作群开展信息排摸,迅速找到34名次密接人员并落实居家隔离措施,牢牢守住“小门”,成功创建余杭区第一批“无疫单元”。正是有了网格这个“前哨站”,我们才能始终知在前、想在前、干在前,16年来没有上交过一次问题矛盾。二、网格是“连心桥”,只有干部腿脚勤,才能连出真感情要把工作做下去,与老百姓的关系很重要。我们以网格为单位,开展民情走访月评季赛,网...